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河南镇干部强毁麦田搞地产 网友:不能等麦收后?

2013年05月07日 18:49   来源:大河网   许会增

毁麦田的推土机

无奈的村民

  5月6日,网友在大河论坛发帖投诉称,濮阳市清丰县镇干部带头强行用推土机推毁村民麦田。村民发现后上前制止,却遭到暴力殴打,即使有村民站在推土机前制止,推土机还是强行毁麦,一位村民当即被推倒在铲车前。事发后,受伤农民被送往医院抢救

  5月6日上午,清丰县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称,不清楚此事。清丰县城关镇镇政府办公室则称没有这个事儿。在随后的一天时间内,记者多次拨打这个镇政府办公电话,均无人接听。

  投诉:镇干部带头强行推毁农民麦田

  5月6日,网友“景月水恋”在大河论坛以《河南省清丰县暴力征地 惊现推土机碾压农民事件》为题发帖称,5月4日凌晨,濮阳市清丰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赵怀俊带领镇干部及黄庄村委干部一群人和三台推土机,强行推毁黄庄村1组农民的麦田。村民发现后上前制止,却遭到村长李自安的暴力殴打。即使推土机前有村民阻止的情况下,镇村干部视而不见,还是指挥推土机强推,一位村民当即被推倒铲车面前,镇领导村干部见势不对迅速逃离现场。事发后,一辆推土机被村民扣在麦田里,司机逃逸。村民打120后将伤者送医急救。现正在医院救治,伤势不明。

  帖子中称,涉事地块大约110多亩耕地。这些耕地,在所有群众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当地县镇政府通过暗箱操作私自买卖,隐瞒群众3年之久。当地群众后来才知道,这些耕地已于多年前被卖给房地产开发商搞商业地产。为了弄清事实,群众无数次找县政府、镇政府的领导讨要说法,但都被愚弄。

  有网友称,再有一个月麦子就熟了,难道就不能等一等么?这麦田被推毁,太可惜了!

  采访:镇政府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

  5月6日上午,记者就此事电话采访了清丰县政府办公室。0393-7221451这个号码打通后,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事不清楚,然后提供了清丰县城关镇镇政府的电话0393-7227780。

  按照提供的号码拨通后,镇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裴朝亮称,没有这个事儿。记者向其索要了清丰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赵怀俊的电话。随后记者多次拨打,电话提示这个号码是空号。下午,记者多次拨打清丰县城关镇镇政府办公电话,均无人接听。

  5月7日上午,记者再次多次拨打镇政府办公电话,还是无人接听。从5月6日下午到5月7日上午,一天的时间内记者多次拨打,都是这样的情况。无奈下,记者又拨打清丰县政府办公室电话,该办公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称,对推土机推毁麦田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同样提供了赵怀俊的电话,但与镇政府提供的号码是同一个,记者拨打后,提示也是一个空号。

  对于此事的进展,大河网记者将继续关注。(记者 许会增)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