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教室座位“神分区”走红 追忆那些年你坐在哪儿?

2013年05月08日 08:21   来源:新华网   

教室座位“神分区”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回到大学教室座位上,故意讨你温柔的骂……”翻开泛黄的记忆,童鞋们都还记得自己大学课堂上的位置在哪吗?不论你是学霸、睡神,还是考神,看看你的教室座位,就能知道你的属性,最近,腾讯微博上这张“神座位表”就火了,不少网友直呼“中枪”。

  大学教室共分“九大区”

  从“神座位表”中可以看到,一间教室被划分成了“学霸区”、“妹纸区”、“考神区”、“绿茶婊”、“睡神区”、“DOTA队友区”和“深藏功与名”等九个不同的区域。该图片在腾讯微博上刚“出土”不久,就被数以万计的网友疯转,并直呼“中枪”。

  昨日,重庆文理学院外语系大三的学生“行者无疆”笑称,自己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与图片中的划分区域十分雷同,不管是“睡神”、“考神”、“迟到党”还是“妹纸”,他们所选择的位置都与图片中的描述神同步了。“不过,我们班不存在DOTA队友区”,学生“行者无疆”表示,外语系是典型的“阴盛阳衰”型,班上妹子多汉子少。“我们班总共30人,而男生只有3个,他们好像都不玩DOTA。”“行者无疆”还表示,区域的划分,还是要根据一个班的实际情况来定。

  “神座位”大部分靠谱

  “没迟到坐睡神区,迟到了只能坐迟到区了。”腾讯微博网友“跟月亮决斗孤独”表示,他以前上大学时,坐教室后面的同学要么是睡神,要么是学神,要么深藏功与名……记者看到,不少网友都在对座位表进行分析论证,“后门的考神区,让我在考试时可‘大展身手’”,“正因为坐了学霸的位置,所以哥奖学金拿到手软”。重庆师范大学外语系大四学生“琉璃糖尛樱”就表示,她常期坐在“深藏功与名”的位置上。昨日,“琉璃糖尛樱”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会创作一些“微小说”,并发表在自己的空间上,赢得不少网友的赞赏。“我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坐那个位置可以安静的创作,这个门派完全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嘛。”

  “真的是把各类神人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她认为,“神座位表”是网友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把对现实情况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归纳,用夸张搞笑的方式展现,既有视觉的冲击力,也反映了学生的心声。

  深藏功与名,又变考神

  “我应该是偶尔与女神同在,经常是深藏功与名,不排除一两次考神附体。”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座位并不固定,“中了好几枪”,“神座位表”不完全靠谱。网友“周宇杰__ZYJ”表示:“现在位居睡神,过段时间就是深藏功与名,再过段时间是考神!”网友“元top赶鸭子上架at重庆”也称自己坐的最多的是凤凰男、奋斗、学霸、考神这四个位置,“因为觉得这四个位置非常好,从这四个角度听老师讲课质量都非常好,而且有种很自觉的感觉。”

  昨日,贵州省铜仁学院音乐系大三学生“何晨直”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实际情况与图片中的划分区域还是有一些差别,“我们班有些热衷于学习的学霸,也会选择‘神座位表’中的睡神区,也许他们觉得与睡神们挤在一起更安静,更适合听课吧。”她还说,“遇到喜欢的课和老师,我们也会选择靠前的位置,而遇到不喜欢的,则会选择比较靠后的位置。”

  点评

  学生座位分布确实有规律

  昨日,记者将“神座位表”发给了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师刘清泉。他表示,图片“神座位表”的描述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在现实的高校教室中,这样的座位划分区域不可能完全存在。“但学生座位的分布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刘清泉告诉记者,一般好学的同学都会选择比较靠前的位置,但是好学的同学并不一定都是优秀的学生,因为高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死读书”。刘清泉认为:“我们应该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对待‘神座位表’,把它当成茶余饭后的娱乐之谈,丰富课余生活。”

  商报首席记者 刘敏 实习生 康樱樱 郑旭鹏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