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沪有望实现异地婚姻动态查询 有效遏制骗婚重婚

2013年05月15日 09:33   来源:东方网   陈里予

  据《新闻晨报》报道,今年,上海有望突破异地查询婚姻状况的技术壁垒。昨天,记者从上海市民政局了解到,由于上海目前使用的婚姻登记数据系统与民政部使用的系统不一致,只能每天向民政部上传婚姻登记信息。一旦两个系统技术衔接,今年有望实现动态异地婚姻查询,遏制骗婚、重婚。

  去年,民政部宣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婚姻登记信息实现联网,搭建起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民政部之间的婚登数据平台,迈出了婚姻信息全国联网的第一步。但是全国联网并不意味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询。“如果要实现动态的婚姻登记信息查询,接下来还有许多历史数据补漏的工作要做。”上海市民政局婚管处处长陈占彪表示,要实现全国各省市之间的联网,需要有一个统一模式的完整数据库,上海今年力图从技术上让两个不同模式的系统能够衔接,这样可以实时查到民政部系统内的数据。

  早在2011年1月27日,上海已按照民政部的要求,通过技术手段将上海的婚姻数据导入“全国公民婚姻状况数据库”,实现了与民政部的婚姻数据交换和共享。自联网以来,上海已经向民政部上传几十万条婚登信息,而民政部反馈给上海的上海籍居民在外省市结婚登记的信息也已经达到上万条。从目前的情况看,上海户籍居民结婚登记情况遍布全国9个省市350多个登记点,登记点多数在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

  ■链接

  沪已与9省市

  交换婚登数据

  据民政部消息,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省级婚姻登记工作网络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了在线婚姻登记和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审查。

  目前,所有在上海登记结婚的市民信息全部入库,结婚证书全部由电脑打印,电脑输入个人信息,如果身份证号码重复,电脑便无法打证,并发出警告。随着异地婚姻数量的急剧上升,预防异地重婚、骗婚等违法行为日益成为关注的话题。

  数据显示,在上海,两地婚姻的夫妇越来越多。2011年全市办理“两地婚姻”52479对,占国内居民结婚登记总数的35.98%,过半为“本地男”和“外地女”的组合。其中江苏省10833对,占总数的20.64%;安徽省7565对,占总数的14.42%;浙江省4665对,占总数的8.89%。从2011年开始,作为全国试点,京沪陕三地的婚姻登记信息首先被“网”在一起,进行相关数据交换。随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陕西、福建、山东、四川9个省市、153个婚姻登记点的结婚数据逐步和上海交换。

(责任编辑:吴肖叶)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