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买家被限购 房主将780万豪宅卖他人拒退订金

2013年05月21日 19:09   来源:东南网   

  原标题:780万元买豪宅 遭遇限购无法过户

  东南网5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思法)花780万元在厦门岛内购买豪宅,签了购房协议,却因为遭遇限购政策无法过户。

  限购引发损失,究竟由谁承担?近日,思明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这样一起因限购引发的房产纠纷。

  买豪宅不能过户

  这套豪宅,位于湖滨南路一高档小区,在第28层,楼层高,视野好。

  2012年11月15日,买方孔女士与卖方沈小姐签协议,约定这一套豪宅及两个车位一并出售,成交总价为780万元。

  双方签订协议后,孔女士当天就支付了20万元“订金”,沈小姐也向孔女士出具了收据。在协议中,双方原本约定11月29日前签订购房合同,并支付其余购房款。

  不过,等到11月29日,由于孔女士是政策规定的限购对象,因此,最终双方未能按协议约定签订购房合同。

  据了解,厦门市早在2010年就出台了限购令。可见,买房人孔女士是在明知自己属于限购对象的情况下签订了协议。

  虽然签了协议,但却无法成交,无奈之下,2012年12月后,沈小姐就将讼争房产出售给别人了。

  订金能不能退还

  近日,孔女士将沈小姐告上法庭,要求退还20万元购房订金,并按银行同期利率支付利息。孔女士称,沈小姐违反合同约定,将房子卖给别人,所以应返还订金。

  对此,被告沈小姐答辩说,由于孔女士是限购对象,所以双方无法签署正式的购房合同,她只好将房屋另售他人。因此,她将讼争房产另售他人并不构成违约,订金不能退还。

  近日,思明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被告沈小姐偿还孔女士20万元及利息。

  为什么要返还这20万元?对此,法官解释说,虽然双方不能履行合同约定,但原因在于孔女士是限购对象。所以,守约方沈小姐有权要求违约方孔女士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有权要求解除预约合同。

  合同可以解除,不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万元购房预付款,还是应当返还。法官还说,买方支付的20万元钱应认定为“预付款”,并非“定金”,因此,买卖不成,就应当返还预付款。

  引发的损失谁赔

  据法官介绍,最近法院受理了多起因限购引发的官司。在这类官司中,争议最大的是因限购引发的损失谁来承担?应该由买方担责,还是卖方买单?

  对此,福建信海律师事务所林敏辉律师说,因限购引发的房产交易纠纷,有四种情形,四种责任认定,一是“限购令”出台以前达成买卖协议并已网签的,买卖双方应继续履行并办理过户手续;二是“限购令”出台以前签订买卖协议,但未提交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也未网签房屋买卖合同,应当适用不可抗力原则来处理,双方解除合同,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三是“限购令”出台后,双方在明知不符合政策的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无效;四是“限购令”出台后,一方明知或应知自己没有购房资格,另一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其签订购房合同的,在合同无法实际履行后,无过错方不承担责任,没有购房资格的一方应赔偿另一方损失。

(责任编辑:秦静)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