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起参观新落成的广州档案馆。记者黎旭阳 摄
“当别人笑我是外地人的时候,我就会记在心里,想着要把自己的家乡搞好一些”
广州团市委权益部所做的《在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途径》调研报告显示,由于缺乏社会融入平台,大部分到了上学年龄的流动儿童,虽然也像本地孩子一样每天上学,交往圈子也在广州,但与广州本地孩子的交往程度不高。在身份认同上,25.8%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是广州人;24.7%的认为是新广州人,过半人正在努力融入广州。
目前,广州多区团委正通过购买“驻校社工”的方式,解决在校流动儿童遇到的种种问题。为让孩子们能真正走入广州,驻校社工们想了不少方法:让孩子们以志愿者身份在社区组织活动,与其他学校学生一起参加夏令营。
学生:“要把家乡建设好一点”
其中一名来自龙涛中学初中二年级的李姓同学在接受访谈时表示,自己的同学都是“外地的”。李同学说,自己平时与其他人交往也挺多的,不过都是同学,与社区居委会等基本没有接触。
李同学说,自己很少参加社会实践,课余都是在家看书或与同学打球。不开心时,“一般都是自己解决,自己想明白。当别人说我是外地的,笑我的时候,我就会记在心里,想着要把自己的家乡搞好一些,不要让人看不起。”
李同学认为,融入广州主要是生活习惯上的融入,“因为思想肯定是不一样的,融入不一定要体现在思想融入。”
老师:外地学生“交往难打开”
曾在两所民办学校任教的廖老师认为,即使对比学校内的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也会发现“外地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比本地学生要差一些”,“因为本地学生更视野开阔些,玩得开。而外地学生,如果是从幼儿园和小学就一直跟上来的还好一些,如果中学时才来到广州,交往圈子往往难以打开。”
廖老师认为,这些外来孩子思想基本都很单纯,学习甚至比本地学生更加努力,“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娱乐,也没有其他活动,所以会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廖老师说,每年都有高校主动联系民办学校,组织夏令营等活动,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愿意参加。
社工:可培养孩子当志愿者
海珠区团委于2008年开始购买青少年专项服务,目前海珠区共有12所驻校社工服务站点,万翔学校成为首个有驻校社工的外来工子弟学校。
负责驻校社工工作的启创社工刘玉珊表示,培养流动儿童成为志愿者能比较有效地促进他们融入社会。“通过做志愿服务,他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这个城市,也能有机会坐车、坐地铁到居住地以外的地方去。”
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志愿者联动,在外来孩子中也很受欢迎。“特别是年纪较大,比如初中的孩子,可以有机会认识不同职业,规划以后的人生。”
四大原因阻碍
流动儿童融入社会
负责本次调研工作的团市委权益工作部负责人认为,导致随迁子女城市融入度不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资源和外来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面对快速增长的流动人口,广州社会资源渐渐紧张,甚至会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了短期内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过程中,在一些方面与本地户籍子女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异地务工人员的城市发展资本不足。异地务工人员从家乡来到广州工作,在城市中缺乏土地、房产等经济资本,而随迁子女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受到父母的影响,导致物质生活方面与本地户籍子女存在差距。
三是传统乡土意识的影响。城市居民习惯性地以本地人和外地人区分人群,随迁子女会偏向认同自己是外地人。
四是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缺少平台。无论社会交往的平台,还是社区内互动平台,都需要为随迁子女提供更畅通的社会融入途径。
他们的明天如何描绘
逼仄的出租屋,冰冷的灶台,破旧的五屉柜上摆放的一台电视机是杰仔所有娱乐的来源。杰仔今年9岁,来自湖南农村,3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广州。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尽管是周末,可靠开出租车养家糊口的父亲没有假期,酷爱打麻将的母亲迷失在四方城,甚至忘记了给杰仔做饭。
目前在广东,大约有400多万像杰仔这样的流动儿童,以及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有的虽然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但却游离在城市边缘……他们有的与祖辈孤独地相守在家乡,望眼欲穿等待着父母每月一次的电话。
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对于面临着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等众多的问题的流动/留守儿童来说,我们又该用什么来描绘他们的未来呢?
全国近亿流动/留守儿童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这近一亿儿童的规模,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在扩大,其中5年间留守儿童数量增加了242万,流动儿童数量增加了1000多万。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八成虐童事件发生在流动儿童家庭,广东过去3年被性侵的近千名儿童中,流动儿童占据四成。
一系列残酷的数字在告诉人们,流动/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面临着重重危机与困境。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跟随着父母谋生的步伐来到城市,但却始终徘徊在城市的边缘。再加上他们的父母把大多数精力用来谋生,忽视了与孩子沟通和教育,使这个群体出现种种问题。
省妇联联合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进行的调查显示,因为处于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流动儿童易产生孤独感、不安全感、焦虑抑郁感以及自卑感。
由于长期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留守儿童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在人格、心理、性情、行为、习惯、学习和交往等方面出现了偏差。
成长缺陷致种种行为偏差
庞大的流动/留守儿童数量还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犯罪研究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外来未成年人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力军:2001年以来广州流动人口作案比例一直维持在72%以上,其中青少年犯罪站41.2%;在深圳市未成年人罪犯中85%是外省人员,14%是广东省非深圳市户籍人员,仅1%是深圳市户籍人员。
不过,近年来,流动/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一些地方政府和群团组织的重视,纷纷推出各项关爱服务项目,广东更是将流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部署。2012年,广州市妇联在全市建立了30所流动儿童家长学校,让流动/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并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全国妇联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破解流动/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打破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化体制。只有彻底打破户籍制度制造的藩篱,才能真正实现市民与农民工、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互动交往,多种文化的包容,也才能使流动儿童享有与城市儿童各项平等的权力和福利,才会使流动儿童真正融入城市。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最大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完善留守儿童法律保护和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动员学校、社区构建关爱网络,落实管护与人文关怀就显得至关重要。(文/记者黎蘅 罗桦琳 通讯员谢素军)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