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引进"世界咖啡屋" 促政府社会组织深度对话

2013年06月03日 14:59   来源:解放日报   

  “公益项目必须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只是承接。”“那么社会组织的发现能力在哪里?”“我们要在宏观控制指导下开展项目。”“你还是没让我看到‘伙伴关系’。”虹口区政府会议室日前被打扮成一个“咖啡屋”。100余名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和社会组织成员围坐在咖啡桌前,就“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组织参与”议题面对面交流,讨论中常常出现上面的短兵相接。

  这一名为“虹口公益·世界咖啡屋”的讨论会,已是该区第四次举办。会议引入了国外的“世界咖啡屋”模式:与会者边喝咖啡边发言,主办方专门在每桌放了一个小熊公仔,谁发言就摆在谁面前,提醒同桌人认真倾听;“桌友”们一面聆听,一面在专门的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疑惑、建议甚至一两个关键词;发言完毕,“桌长”汇总卡片,轮番上台展示“集体智慧”。

  在区地区办主任王力平看来,将“咖啡屋”搬进政府大楼不只是引进一种时髦的会风。

  “‘世界咖啡屋’特别强调探究、聆听和发现,它鼓励每个与会者平等地提出见解,进而创造共识解决问题。不管是尚处成长期的社会组织,还是越来越需要社会组织的政府,这都有助于去除彼此蒙着的面纱。”

  今年初,虹口区首度尝试“世界咖啡屋”,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社会组织领袖和企业代表围桌而坐。当期主题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管理与被管理”,也有不少人明确反对。但在一个多小时讨论过后,每个人都开始认同一个新词:“伙伴关系”。

  “就是在充分交流之后,大家意识到,原来我对你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多次参与“世界咖啡屋”的虹口区民政干部高鸿翔说,“世界咖啡屋”提供的“平等性”和“轻松感”,让政社双方得以卸下束缚充分沟通,进而彼此理解。这不仅为社会组织提供了解惑与进言的渠道,对政府公务人员本身也是教育。

  而对有意参与公益事业的企业家而言,“咖啡屋”亦带来触动。昨天的讨论过后,凌樽网络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在咖啡桌上学到了企业参与社会事业的新思路,“这杯咖啡没白喝!”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