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部门在武鸣免费发放17.25万张赤眼蜂卡

2013年06月01日 07:02   来源:南国早报   覃秋玲 龚文颖

  5月30日上午,一大群特殊的“蜂工人”被放到了武鸣县那溪村和苏梁村的甘蔗地里——它们是赤眼蜂,工作任务是取代农药,捕捉和驱赶甘蔗螟虫(以下简称蔗螟)。这是由南宁市农业局组织,武鸣县农业局、南宁市植保植检站、南宁合一生物技术公司共同协助的一项工程。当天共在现场免费发放了17.25万张赤眼蜂卡,预计将有逾千万只赤眼蜂为1.15万亩甘蔗地的虫害防治而工作。

  据南宁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这项活动,目的在于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农药施用和农药瓶丢弃对乡村造成的污染。这也是一种可持续、生态的清洁田园的方法。为何要找来这一群“蜂工人”帮忙?记者了解到,早春正是蔗螟的繁殖期,以往蔗农们一般会使用农药来防治,但农药的副作用显而易见。从去年开始,武鸣县率先引进技术,用赤眼蜂卡代替农药防治蔗螟。今年,防城港的上思县、来宾市、崇左的金光农场也加入这个行列,“请”来赤眼蜂为5万亩甘蔗地驱虫,放蜂区甘蔗平均亩产增加了594公斤,甘蔗苗期枯心率比常规防治区降低了23个百分点。据介绍,此次是今年我区第三次释放赤眼蜂了。

  “我们村里的木薯地、玉米地都拿来种宿根蔗了。”苏梁村的蔗农梁先生说,苏梁村有5000多人,每户平均种植甘蔗15亩以上,去年他家的蔗田使用了赤眼蜂,总产量也从去年的4000吨提高到约6000吨。算一算账,赤眼蜂卡防治蔗螟的效果跟农药差不多,在成本方面,第一次使用赤眼蜂时成本跟农药持平,但随着赤眼蜂数量的慢慢增多,使用成本会逐渐降低。

  用赤眼蜂防治病虫,省力也省钱,但是不是所有的蔗田都适用?合一生物技术公司宋经理介绍说,释放赤眼蜂防治蔗螟对蔗田有一个特殊的要求——要大面积,否则达不到控制螟害的效果。在全区,符合条件的乡镇并不多,大多数蔗田还是比较分散,此项新技术在全区推广仍有一定难度。

  此外,下雨天对赤眼蜂来说也是一大考验。据介绍,赤眼蜂通常体长不足1毫米,遇到大风大雨,就有可能会被刮走或飞不起来,无法将卵寄生在蔗螟的卵中,也就失效了。但是像5月30日当天当地的阵雨、小雨,对其影响不大,因为赤眼蜂会主动找地方躲雨,雨停后再出来。

  [ 相关链接 ]

  赤眼蜂是如何“工作”的?

  赤眼蜂的本事其实不小,除了防治蔗螟,还能防治玉米螟等虫害。“住”在一张张赤眼蜂卡上,每亩放3张卡,每张卡约有1000只赤眼蜂,需赶在螟虫产卵的高峰期前释放。蔗农拿到蜂卡后,必须在24小时之内将蜂卡释放到蔗田里,具体方法是把蜂卡按照一定的间距,插在两片蔗叶之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雨天放蜂,放蜂后5天内避免使用化学农药。赤眼蜂“安家落户”后,将卵产在蔗螟卵内,使虫卵不能孵化成幼虫,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