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农民工子女占比1/4 工棚家庭求学遇尴尬

2013年06月19日 10:54   来源:海南日报   海口讯
    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我省自2004年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按照“两个为主”的原则,即“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的原则,农民工子女可在流入地就近入学。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海口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551所,其中公办学校483所,民办学校68所,在校学生24万余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约5.7万人,占在校生人数的23.8%。

    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称,这个比例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前列,大大超过了北上广。

    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加上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双重压力叠加,海口市公办教育资源渐显紧张。有限的教学场地、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以及“大班额”现象,给城里学校的承受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为了防止一些学校以变相收取高额“借读费”“赞助费”的方式,提高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2004年3月省政府还出台《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海口公立中小学同等条件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将“借读费”全部免单。

    “随着海口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民工子女就学‘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海口市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彻底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同城待遇”,面对诸多困难,海口依然任重道远。

    城市的困惑

    教育资源承载力面临考验

    6月9日上午,海口阳光灿烂,位于滨海大道北侧的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操场上,一群七八岁的孩子身着蓝白色校服,正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欢快地玩着游戏,飘动的红领巾,映衬着孩子们稚嫩的脸。

    他们是一年级(7)班的学生,共49人,其中8个孩子为非海口市户籍,有的来自农村。学生小珍(化名)随父母来自临高乡下,她有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班主任说,也许是来自农村的原因,乖巧的小珍并不是那么开朗活泼,但她那双眼睛总是充满了渴望与好奇。

    “全校4000多名学生,有766名是农民工子女,占比将近20%。”滨海九小副校长吴少兰说,如果不特意翻看入学登记材料,连班主任也分不清谁是城里孩子,谁是农民工子女。在海口这所优质公办小学里,孩子们享有同一片蓝天。

    记者了解到,海口近年来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中,每4名学生就有1名农民工子女。这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屈指可数。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外来人口的增加,海口农民工子女就学“供不应求”的状况依然存在,城市教育资源的承载力面临更大考验。

    记者从海口市户籍管理部门了解到,近几年,在该市办理暂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逐年递增,截至目前全市仅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就达36万。

    拥有百年校史的琼山三小,片区中的流动人口相对较多,学生中农民工子女比例将近25%。“班额负荷压力依然不小。”校长吴成向记者透露,在教育部门未对班级人数作出明确规定之前,该校一个班级六七十人的现象十分普遍。“大班额现象容易带来整体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管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除了班额的负重,农民工子女的流动性,也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新的压力。”海口某民办小学负责人说,一些农民工子女随家长的流动频繁地变换学习环境,没有安定的学习环境,影响了他们受教育的质量,学习掉队现象较普遍。更多农民工子女的家长,在城里从事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小本经营,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相对缺乏家庭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和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面对教育质量考核的压力,许多学校在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时,多了一分压力。

    无形的门槛

    工棚家庭“居住证明”的尴尬

    政策的大门打开了,但城市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农民工子女彻底享受到教育的“同城待遇”并非易事。

    据了解,农民工子女进入海口公办小学,还要过一道道门槛。

    根据规定,海口公办学校按片区招收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需满足4个条件:一是本人及其父母属农村户籍;二是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三是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第一监护人进城且在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四是父、母或其他法定第一监护人在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务工就业半年以上,且按《海南省流动人口管理规定》办理暂住证或按《海南省流动人口暂住IC卡管理办法》办理暂住IC卡,不属于办证(卡)范围的,须有申报暂住登记。

    具体到各学校登记报名时,一般需提供暂住证、海口市房管局认可的房屋租赁合同等。

    今年28岁的秋菊是来自定安农村的姑娘,5年前随丈夫到海口打工,她在一户人家做家政。夫妻俩长期租住在海口一户亲戚家里,儿子小波留在农村老家跟着爷爷奶奶过。

    去年秋季,小波满6周岁,秋菊听说按照海口市公布的“划片入学”方案,可为儿子申请就读农垦二小,她喜上眉梢,赶紧和丈夫商量着将儿子从农村老家接到了海口。

    新生入学登记的第一天,秋菊早早地挤进农垦二小排队家长的人群里,不料等了整整一上午,登记手续也没完成,原因是学校要求提供户籍证明、房屋租赁合同等材料,她没有。

    “因为是亲戚,大家都很熟,租房协议都是口头的现在学校要我们提供租房合同,这可怎么办?”秋菊一筹莫展,只好向雇主提出辞工,准备回家照顾即将上学的儿子。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秋菊说,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陪伴,本身就是一个教育问题。

    幸运的是,秋菊的雇主通过熟人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反映了情况,出具了几年来交纳物业费、水电费的相关证明,在接受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人员的入户调查后,经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安排,小波终于如愿以偿,就读海口公办学校。

    今年50多岁的老吴就没有那么走运。老吴来自湖南衡阳农村,13年前,他和妻子来海口打工,夫妻二人常年靠在建筑工地干些重活粗活挣钱,他们居住的地方属简易搭建的工棚,几经迁移,从未办理过租房租赁合同等。

    6年前,老吴的大女儿华华(化名)到了小学入学的年龄,由于手续不全进不了公办“平价”学校,老吴便将女儿送回湖南老家上学,常年与爷爷生活在一起,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老吴说,因为拿不出一年的租房协议被学校拒之门外的,不只他一家。不少像他家这样住工棚、流动居住、没有暂住证的工友,都对孩子就近入学的问题束手无策。

    对于类似老吴面临的这种情况,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称,海口对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门槛已经降得很低了,如果再降,现在已经不堪重负的中小学校,将更加难以承受。

    无奈的选择

    举步维艰的简易民办学校

    像老吴的女儿那样无法进入公办学校的,就不得不考虑上民办学校。但民办学校的现状是:条件好的,收费昂贵;低收费的,大多简陋狭小,不少办学举步维艰,有的濒临关门停课边缘。

    8岁的阿美(化名)来自琼山区龙桥镇三角园村,随父母住在海口凤翔路。爸爸常年跑出租车。几年前妈妈小林到海口做家政,专门为社区家庭做清洁,

    去年,阿美该上学了。“我们不想阿美将来也干粗活。”小林夫妇下决心供她上海口的好学校。由于片区内的公办学校条件都不理想,夫妻俩一咬牙,把阿美送进私立学校山高小学。为了支付每月的高额学费,小林没有休息日,早中晚马不停蹄地干活,省吃俭用为阿美攒学费。

    “爸爸妈妈每天很晚才回家。”阿美说,她已经习惯自己照顾自己。

    从屯昌来海口打工8年的老陈,去年把即将上学的儿子小强(化名)接到了身边。夫妻俩都是在工地上干杂活的小工。一说到孩子读书的事,老陈就心事重重,“现在好的私立学校虽然多了,但学费太高,一年少则近万元,多则几万元,说像他这样的农民工根本供不起。”

    老陈为儿子小强选择了一家收费相对低廉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小强上的学校是海口坡巷村的一间民办简易小学,全校现有在校学生近400人,但占地总面积不足4亩,生均占地面积不到7平方米(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应为20平方米)。

    由于学校活动场地狭小,基础设施不全,每天下午放学后,小强不愿意在学校逗留,也不想回家做作业,他常常跑到父母的建筑工地玩耍,有时也会光着膀子帮老吴从地下车库一车一车往上搬运沙土,小小年纪,皮肤黝黑发亮。

    记者了解到,海口中小学接受的5.7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约有10%左右学生就读于民办简易学校。

    6月9日下午,在操场只有约半个篮球场大的海口市兰亭流动人口子弟小学,校长刘小平满面愁容地向记者“诉苦”。

    “学校位于农民工聚居区,能解决不少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学校场地不断缩小,租金却连年增加,工资待遇低造成教师流动性大,学校已长期负债经营,“快没有信心继续办下去了。”

    记者了解到,海口市2006年出台《海口市民办教育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确立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

    海口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涯燕介绍,海口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会拿出200万元左右用于奖励优质民办学校,每年对各中小学进行年检的结果,是奖励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减免学校用地租金等方面,目前没有可操作的方案。

    为了鼓励民间力量办学,海口市对民间办学设置的门槛较低,一些民办学校因基础条件较差,管理和经营力量薄弱,创办后很快就难以为继。记者在海口市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海口市民办学校数量近年明显萎缩,已经由2006年的100余所,减少到现在的50余所。

    社会的呼声

    能否尝试“就学凭证”制度

    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学位供给压力,今年,海口市港湾实验小学、美苑小学、秀峰实验学校、玉沙中学等一批市级教育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预计不久的将来,海口可再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5000多个。

    “5000个学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工子女就学压力。”海口教育部门某负责人坦言。

    有教育界人士认为,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提供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资金直接划拨到户籍所在地,因此流动人口子弟难以享受当地政府的教育补贴。如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流动人口子弟受教育问题就会不断面临新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海口市在推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上所做的努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堪称范例。有省外教育部门负责人到海口调研后评价: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海口做到了博爱。”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

    “可以尝试使用‘就学凭证’制度。”有业内人士提出,将国家财政承担的人均义务教育经费制作成“就学凭证”,由户口所在地的教育管理机构给学生发放“就学凭证”,学生可以凭“就学凭证”,选择任何学校读书,也可以到外地学校上学。学校则将收到的“就学凭证”向政府兑换教育拨款。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是,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选择学校,不论到什么地方,都享有义务教育的机会。而在国家尚不能统一实行“就学凭证”制度的情况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可先期进行试点,根据政府财政收入的实际情况,决定农民工子女的人均补贴数额,制成“教育代金券”,由政府相关部门,如户籍管理部门、教育部门或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向尚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发放,各级各类学校可凭收取的“教育代金券”领取等值的专款补充办学经费。

    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育的范畴。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城市管理、户籍制度、税收政策、公民权利等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多方联动,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农民工子女公平享有教育资源的问题。

    目前,海口究竟有多少农民工子女?还有多少农民工子女因各种原因未能入学?拿出这些准确的数字或动态情况,海口的公安户籍部门、教育部门、社区管理机构等,还有更多更细致的工作要做。毕竟,这是海口从宏观上把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真实需求、科学规划和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