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家刀”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锻打刀具。 大足区科委供图
上个月,第三届“大足杯”工业设计大奖赛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征集刀具、日用五金、创意五金、小家电等设计作品,被业界称为大足五金吹响“再战江湖”的又一次号角。
这项大赛,前两届评出了56件获奖作品,有部分作品已投入产业化生产,给大足五金注入了一定活力。即便如此,面对江浙、广东及海外五金产品的冲击,大足五金虽然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发展却步履艰难,至今没有一家拳头企业,也没有一个响亮的品牌,要想发展壮大,路在何方?
产品低端 一把菜刀赚4元
5月29日上午,大足区龙水镇明友钢具车间内,几名锻打工人用铁锤一下下打磨着菜刀,并不时检查刀口的平整度。不远处,摆放着刚锻打完成的近百把半成品菜刀,正在冷却。负责人陈明友介绍,要确保“刀口薄、刀背厚”的大足刀具传统品质,少不了手工锻造。
“在龙水,像我们这样的公司约有七成,剩余的就是小作坊,生产工艺普遍比较落后。”陈明友告诉记者,今年3月,在大足工业园区的组织下,他带着自己的五金产品参加了在德国科隆举办的世界级五金展览,从中发现了差距——以刀具为例,国外(尤其是德国)参展的刀具几乎全部是全程高精机械化作业,热处理加工工艺采用的是更先进的冷冻方式,刀刃非常锋利,外观也漂亮。
“像德国‘双立人’这样的国际品牌,以其优质的钢材原材料和先进的加工工艺,成就了它好看的外观和比普通刀具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能占据世界中高端市场。”大足区科委副主任卢云飞说,在国内,江浙、广东、山东等沿海五金企业如今也大都是全程机械化生产,规模大、成本低。
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产品挤不进高端市场,低端市场竞争又非常激烈。以明友刀具为例,一把普通的菜刀市场价格为15—18元,利润仅4元左右;最高端的菜刀每把虽能卖到100多元,利润20%左右,但市场销量非常有限。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