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海峰湿地环保压力大 游客环保意识亟待加强

2013年06月25日 15:32   来源:云南日报   田逢春

  被誉为“云南小桂林”的沾益县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曾经“养在深闺无人知”,随着一些摄影发烧友、驴友等在各大论坛、网站发帖,海峰湿地开始小有名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带动当地旅游发展的同时,也给环保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记者21日随云南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时,碧绿的水草,清新的空气,别样的湿地风光让人陶醉,不少游客在这里拍下了美丽的照片。

  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是2012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6610公顷,是具山、水、林、石、洞、潭及草地为一体的典型喀斯特湿地景观。湿地以兰石坡海子湿地为核心,由干海子、背海子、黑滩河等4块湿地构成。区内山势高峻、悬崖峭壁,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峰、石林、溶洞、天坑和大面积的沼泽地,有各种候鸟、留鸟49种,其中还栖息着黑颈鹤、黑鹳、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沾益县环保局负责人介绍, 沾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沼气池2000口,退耕还林1800亩,湿地面积增加2000余亩,从而改善了各类水禽的栖息环境,鸟类的数量及种类明显增加,去年7月首次发现了钳嘴鹳。

  “海峰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前来观光,游客人数从3年前不足1万人,剧增到现在近10万人。今年‘五一’小长假,每天都要接待上万游客,远远超出了景区的接待能力,再加上很多游客随意丢垃圾,污染了环境。虽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规劝擅自下水嬉戏的游客,清理游客随意丢弃的垃圾等,但湿地管理仍然陷入了‘被旅游’的困境中。”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崔瑰芬无奈地说。

  崔瑰芬希望通过媒体呼吁,请游客不要乱扔垃圾、破坏树苗和花草,自觉维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云南作出努力。

  本报记者 田逢春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