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VS南通:两座古城探索赶超“进阶”之路

2013年06月25日 08:23   来源:南方日报   周鹏程 林小玲

半城山色半城湖,是惠州美丽的城市风景线。

  王小飞 摄

  2008年,随着“世界第一斜拉桥”苏通大桥的正式通车,南通又迎来经济加速腾飞的“大桥大港”时代。新华社发

  5月底,惠州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由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长李学勇,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所率领的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考察了广州、深圳、惠州三市,惠州是他们此行的第二站。

  在观察人士看来,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在惠州的考察点颇耐人寻味。TCL液晶产业园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典型,金山河综合整治工程代表着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成果,而博罗县罗阳镇田牌村则反映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生态休闲名村的成就。

  在江苏省党政代表团的成员中,记者注意到,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看得格外认真。

  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在介绍中称,惠州将认真学习借鉴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更高水平的惠民,力争2017年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惠州与南通,一个是快马加鞭,正在迎头赶上希望“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一个是刚刚实现了从崛起苏中到融入苏南,进而“挺进长三角核心圈”的振兴。两座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区位相似、处境相同,虽然发展路径不同,就这样心照不宣地完成了一次信息交换,共同探索加快赶超“进阶”之路。

  1 曾经的辉煌与落寞

  上世纪80年代末,有一句口号曾广为流传:“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虽然当时的惠州经济规模比不上深圳,但对大亚湾熊猫汽车城、中海壳牌、惠州港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规划发展预期,让惠州人无比兴奋。

  与此同时,90年代初期,全国处于房地产开发的热潮,惠州与海南海口、广西北海一道成为全国三大开发热点,是房地产投机狂潮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作为当年的淘金者之一,惠州房地产从业人员赖霖对此印象深刻。他就在当时惠州房地产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入市,他说,那时候房地产市场比现在还热闹。

  然而现实却非一帆风顺。因种种原因,熊猫汽车城撤资,惠州港国际化进程止步不前,中海壳牌项目也一直处于研究阶段。自1993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严控房地产贷款,惠州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纷纷关门,留下了不少烂尾楼。赖霖也一度放弃了房地产业,转为经营餐厅。

  惠州市委副秘书长廖巍,就是“被93年那股风吹来的。”从7月份报到时的热闹喧嚣,到12月份宏观调控的突然萧条,十年调控,十年再起步,她亲眼见证了惠州这20年来的起起落落。

  然而,就在惠州深陷泥淖的同时,周边的深圳和东莞抓住机会大力引进“三来一补”企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惠州已然错过了一轮黄金发展周期。

  如同惠州当年未能跟上邻居深圳、东莞的发展步伐一样,南通也是眼睁睁地看着与一江之隔的苏州的差距越拉越大。

  新中国成立后,南通的工业发展一直走在前端,改革开放之初,南通是最早确定的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更一跃成为全国工业经济效益名列前茅的“明星”城市,与苏州、无锡、常州并称“江苏四小虎”。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南通“有江无跨江大桥”“有海无深水大港”的交通瓶颈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1985年前后,南通逐渐陷于经济发展的低迷期。

  南通市委党校教授季建林这样回忆南通的逐渐落后。他说,交通的不畅,使南通逐渐成为偏居江北一隅的交通末梢城市,与此同时,南通的经济也相应地渐渐从江苏第一方阵掉队,在长三角趋于边缘化,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甚至一度跌落全省末位。

  2 迎来拐点后的跨越式发展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惠州与南通,这两座古城积攒了多年的能量,不约而同地在此时迎来爆发的契机。

  惠州市是如何走出房地产泡沫的阴影,当地人已经记不清具体的细节。但有人告诉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段时间惠州市高层连续开了十几天会,探讨如何理清思路、解放思想,作出“起步虽迟,起点要高”的战略部署。1994年,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立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的总体构想,同年3月下发《关于实施向工业倾斜政策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重点扶持和发展大企业集团,建立惠州工业支柱产业,逐渐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声誉较高的名牌产品。

  思路的转变促使改革开放模式的创新,惠州通过授权经营、控股经营、资产重组、资本经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小企业放开搞活。以TCL、德赛等几大国企为代表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惠州的产业支柱。从2001年起惠州电子工业每年产值净超过100亿。2004年,惠州市电子工业总产值84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4%,并获得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称号。

  历史的转折点发生在2002年。总投资额达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于该年11月建设奠基,在2005年12月底如期完工,并于2006年2月成功投产。随着中海壳牌、中海油等石化大项目的落户,引发了巨大的产业聚集效应,众多产业巨头纷纷投资惠州,石化产业成为助推惠州发展一大支柱产业,奠定惠州百年发展格局。

  现如今,惠州依托大亚湾和仲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积极推进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已然形成了石化、电子两大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12年,上述两大产业总产值达375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8.3%。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2336.6亿元,同比增长25.8%,形成了平板显示、移动通讯、LED、新能源电池、汽车电子等五大产业群;石油化工产业总产值1416.8亿元。

  两大支柱产业齐发力让惠州迎来了跨越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十一五”时期,惠州经济仍实现年均15.4%的高增长;生产总值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仅用了4年时间。近年来惠州的经济数据依旧靓丽:去年惠州GDP增幅珠三角居首;今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居珠三角第二位。

  与惠州类似,南通的城市发展转折点出现在2001年。连接南通、苏州与上海的苏通大桥的立项,令南通迎来了新的生机。2008年6月,苏通大桥正式通车,将南通与上海的时间距离从3.5小时大大缩短至1.5小时,正是这1.5小时生活圈,让南通人在招商时喊出了“投资南通就等于投资上海”的口号。

  地缘劣势立马转为优势,使南通经济又一次站上了高速发展的舞台。苏通大桥启用前后,南通民营经济实现爆发式增长。2005年,南通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等主要经济指标一跃而上,有的甚至坐上江苏省的第一把交椅。随后三年,南通的GDP增速一直是江苏省第一,2009年更是在长三角16个核心圈城市中列第一位。

  2012年,南通GDP总量达到45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为7:53:40,在苏中和苏北一骑绝尘。

  3 相似的条件,不同的路径

  就在今年3月,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随同专家组前往江苏,调研了南京、南通、盐城、苏州等市。

  在陈鸿宇看来,惠州与南通除了起步时间接近之外,区位条件也比较类似:南通是“靠江靠海靠上海”,背靠经济发达的上海与苏南地区,南有长江黄金水道,东临黄海;而惠州紧挨珠三角核心地带,濒临南海,正是大亚湾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才得以引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落户。

  “惠州和南通的条件相近,但路径不同。”惠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袁清山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通主要依赖打破交通瓶颈,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而惠州在跨越式发展中走得更多的是充分利用大项目辐射带动的路径。

  袁清山特别指出,惠州虽然起步晚,但起点比较高。“所谓‘十年磨一剑’,如果不是之前长达十年的沉寂和不懈努力,比如熊猫汽车城那片地,也就是大亚湾,可能早就搞‘三来一补’干掉了,那就没有现在的石化,不会成为惠州腾飞跨越的板块,也就没有惠州今天的地位和总量。正因为耐得住寂寞,守住了这一片热土,才有梧桐树引来了凤凰。”

  对于这种“耐得住寂寞”的等待,南通人同样深有体会。

  从南通结束采访之后,记者赴上海乘机返回广州。汽车驶经苏通大桥,一个半小时的功夫,记者已经抵达上海虹桥机场,恍惚间如同同城。

  南通当地人对此有个形象的说法:他们是从“上海北”,变成为真正的“北上海”。

  当地人告诉记者,南通之所以可以在短短几年间快速发展,迎头赶上,大背景上是受益于政策利好,紧紧抓住了长三角发展和沿海开发的两项国家战略,但最主要的还是打破了交通瓶颈,便捷的交通为南通带来了巨大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助推南通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记者还得知,继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后,南通还将新添一条过江大通道,总投资361亿多元、建设工期为5年半的沪通铁路,计划于今年开建。

  现如今,南通有5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有着直接业务联系,75%以上的外贸供货额经上海口岸出口,70%以上的农副产品销往上海。南通与上海两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南通已成为江苏接轨上海的重要桥头堡和上海重要的经济腹地。

  4 环大亚湾新区: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惠州

  如今,两座古城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惠州立志“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南通则担负着“促进苏中特色发展、加速崛起,推动苏中与苏南融合发展”的使命。

  但惠州人并不回避这一基本事实:2012年南通GDP为4558.7亿元,是惠州2368亿元的两倍。

  巧合的是,惠州市所提出的2017年目标,恰好是突破5000亿元——与今日的南通大致相当。

  这一次,她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沿海地区。

  陈奕威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中透露,惠州已在开展“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大调研活动,并在制订实施包括平台构建、产业培育、企业成长、人才“双高”、县区赶超、惠民倍增等在内的“六大计划”,探索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惠州路径”,努力走出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新路。

  其中,位列“六大计划”之首的“平台构建计划”,即整合大亚湾周边2168平方公里区域内的资源,建设“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惠州。

  同时,推动仲恺国家级高新区做大做强,力争2017年经济总量达1000亿元。此外,惠州也在重圆“汽车梦”。在惠州产业培育实施计划中,汽车产业的目标是到2017年,实现汽车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而南通则明确提出“深化江海联动和跨江合作”,加快推动沿海地区成为新的增长极。特别是要做深做透沿海产业链,培育大型石化、重型装备、能源储备、现代物流等产业群体,推动沿海产业带加速崛起。

  南通人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他们已经由“江河时代”跨入“江海时代”。

  但在熟悉南通的广东商人唐杰雄看来,惠州与南通的差距并不仅仅在经济总量上。

  唐杰雄是2008年决定到南通投资的。这个务实的粤商看中的不仅是南通与上海的1.5小时经济生活圈,很大程度上,还有当地的软实力。唐杰雄特别提到南通活跃的民企氛围:在南通,民营经济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占全部二、三产业的一半以上,南通是江苏省第2个、全国第6个私营企业超10万家的城市。

  惠州的民营经济虽较为活跃,但也存在总体偏弱的短板。惠州现有民营企业和个体户24.7万户,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87.15亿元,比增12.8%,总量占全市GDP的37.5%,低于全省42%的比重,跟南通市的57.2%的比重更是有不小差距。

  对此,惠州已有奋起直追的共识。在前不久刚结束的惠州市两会上,惠州市提出实施“企业成长计划”——坚持“抓大不放小”,在重点扶持100家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中小型企业的同时,培植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力争到2017年,全市主营业务年收入千亿企业3家、百亿以上企业13家、十亿以上企业100家、亿元以上企业1000家。

  “我们正推动一系列改革,打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志平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们所追求的不仅是方便快捷的办事效率,更是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不是强调对个体的、小范围的服务,而把着力点放在制度环境的打造上。“不管是对谁都是一样享受优惠快速高效的服务,对谁都是‘绿色通道’。”

  ■对比数据

  惠州与南通自2004年以来

  GDP对比(单位:亿元)

  南通惠州

  2004年1226.06686.45

  2005年1472.00803.92

  2006年1780.00928.92

  2007年2111.881117.91

  2008年2510.131304.05

  2009年2872.001414.70

  2010年3417.881729.95

  2011年4100.002093.08

  2012年4558.672368.03

  记者手记

  发展中的第二梯队

  有幸福感的第一梯队

  在惠州采访时,从政府官员到基层民众,记者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不担心5000个亿的目标能不能实现,我们关心的是,实现5000个亿之后,我们是不是还有现在的生态环境;当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第二梯队时,我们的幸福感是否仍然保持在第一梯队。

  记者看到,惠州“五年跨越规划”的指向非常清晰,不单盯住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这个经济指标,而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实现两个“翻一番”,还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和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等一系列社会生态目标,以“五位一体”整体协调的姿态迈向第二梯队。

  最近,惠州获评“201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惠州连续四年、第四次获此殊荣,可以说幸福感居第一梯队。此外,惠州的空气质量和饮用水源优良率始终保持100%,连续3年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全省第一。

  经济高速发展、生态保持良好、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同时具备三个特点的城市为数不多,惠州是其中之一,也是惠州的特色。惠州以五位一体的思路,以自己的特色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战略选择,使我们对惠州的未来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