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前海是带动粤区域开放和创新发展"试验田"

2013年07月02日 08:21   来源:南方日报   郎国华 谭仕龙

近期金融状况收紧来得意外而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广东,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深层次矛盾,经济运行困难加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广东该何去何从?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日前接受了南方日报的独家专访,畅谈广东区域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从作为国家战略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实施4年来取得的成效谈起,聚焦下一时期珠三角区域政策的发展方向及主要任务。范恒山说,要充分发挥南沙、横琴、前海三大平台先行先试优势,成为带动广东区域开放和创新发展的“试验田”。

  谈

  珠三角引擎

  珠三角“四年大发展”奠定科学发展大格局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已实施了4年,你如何评价它取得的实效?

  范恒山:珠三角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引擎,广东省委、省政府把贯彻实施《规划纲要》作为推动广东科学发展的总抓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年开好局”顺利完成,“四年大发展”全面实现,开创了珠三角地区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突出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新水平。2012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897.25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45.8%;人均GDP达84563元,增长了29.6%;城镇化水平达83.8%,提高了3.6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广东省深入推进“双转移”和“腾笼换鸟”,推动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低端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有序转移。2008年以来珠三角累计转出企业超过7000家,淘汰关停企业约7万家,新引进企业3万家。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速,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4:49.9:47.7调整为2.1:46.3:51.6,产业发展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融合化态势明显,珠三角现代产业核心区初步形成。

  三是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珠三角地区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加强城乡统筹,深入推进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建设,有效打破了区域资源配置的行政分割,初步构建起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是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改革是《规划纲要》明确的一项重大任务,4年多来,广东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珠三角各市共取消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事项1973项。譬如,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也迈出重要步伐,为全国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五是民生社会事业呈现新亮点。4年来,广东省加大民生投入,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全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居住证一证通基本实现全覆盖,随迁子女入读公办中小学人数和比例逐年增长,群众的福利水平和幸福感得到提升。

  六是粤港澳紧密合作拓出新领域。在国家发改委、广东省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先后编制并报国务院批复了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的发展规划,给予了特殊政策支持,打造了粤港澳合作的重大战略平台。4年来,广东省深入实施CEPA,在64项对港、53项对澳服务业开放方面开展先行先试,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全面深化,率先推进与港澳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珠三角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仍不完善

  南方日报:下一时期珠三角区域政策的发展方向及主要任务是什么?

  范恒山:这几年的实践表明,《规划纲要》完全符合广东特别是珠三角改革发展实际,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实施《规划纲要》后续工作任务依然非常艰巨: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处于关键阶段,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仍不完善;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任务艰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等等。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继续做好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进一步加强对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广东省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着力在推动深层次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取得新突破,打造珠三角经济“升级版”;二是着力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合作上取得新突破,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三是着力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打造美丽中国新样板;四是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取得新突破,打造幸福广东;五是着力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突破,继续担当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广州深圳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南方日报:如何发挥珠三角特别是广州深圳作用,带动全面发展?

  范恒山:国家对广州、深圳发展有着明确要求,广州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深圳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增强科技研发、高端服务功能,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下一步,广州、深圳应按照《规划纲要》确立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发展品质,更好地辐射带动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

  谈

  粤东西北加快发展

  12市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

  南方日报: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短板和薄弱环节,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范恒山:据测算,全省区域发展差异系数从2007年的0.72缩小到0.63,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广东还有粤东西北的12个市以及珠三角的肇庆市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部分地市人均GDP甚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对于广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是任重道远,又是当务之急。

  南方日报:推动粤东西北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当前广东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从体制机制上得以解决?

  范恒山:一是要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推进“双转移”,特别要把产业转移园建设作为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形成全省梯度发展、分工合理的多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内生增长能力,更有力带动粤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

  二是要大力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粤东西北地区应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建立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之间的快速交通体系,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应努力推进产业转移承接,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考虑现有地理空间容纳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分布格局。

  三是要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要加大对粤东西北等相对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投入,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切实让这些地区的人民群众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群众享有大体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

  四是要探索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应努力健全政策体系,建立有效的财政政策,运用规范的转移支付来实施区域经济政策,平衡各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扶持特殊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应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同时要完善各区域之间协作交流联席会议制度。

  谈

  前海南沙横琴三大平台

  是带动广东创新发展试验田

  南方日报:前海、南沙、横琴是国家批准的粤港澳合作三大平台。国家对于促进这三大平台发展有何考虑?

  范恒山: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和广州南沙新区都是《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的深化与港澳合作的战略平台,也是带动区域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试验田”,承载着特殊使命。建设好这三大平台,有利于发挥它们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汇聚粤港澳三地在人才、技术、市场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区域间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的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动,形成新的政策优势和体制创新优势,推动探索建立方式灵活、主体多元、渠道畅顺的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从而加快形成粤港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更紧密合作格局。三大平台既相辅相成、互为犄角,又分工合作、错位发展。

  为充分发挥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的优势,国家赋予了横琴“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的新平台”的战略定位,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并从创新通关制度、财税以及支持粤澳合作产业园发展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

  而规划建设前海,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它毗邻香港,可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推进深港两地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功能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地,积极探索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既为香港产业拓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同时也为国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摸索和积累新经验。基于此,国家将前海定位于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南沙新区规划面积803平方公里,相比较而言,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产业体系更为多元,可以在更广空间、更宽领域与港澳开展合作。同时,南沙新区作为一片蓄势待发的新区域,人口密度和开发强度较低,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有条件率先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为大珠三角构建优质生活圈做出示范。为此,国家提出,将其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这也充分表明,在规划建设南沙新区时,国家已充分考虑了与前海、横琴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问题。

  要突出先行先试错位发展

  南方日报:请您谈谈,前海、南沙、横琴发展的着力点在哪些方面?

  范恒山:要突出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突出先行先试。先行先试既是《规划纲要》的灵魂和精髓,也是国家给予三大平台最大的优惠政策,是红利中的红利。三大平台应积极推进规划提出的有关行政、通关、科教、文化、金融、法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任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破除发展的瓶颈,增强发展的动力,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这会带来挑战和压力,也同时会带来空间和机遇,而最终带来的是活力和效益。例如,国家赋予前海的部分先行先试政策经过实践检验,符合改革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已经从在前海先行先试转向在全国实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一定还会把新的政策放到三大平台先行先试。

  二是突出开放合作。开放合作是促进资源要素的高效集聚和优化配置,实现借势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三大平台毗邻港澳,连接内地,具有深化区域合作、带动内地更广大区域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突出优势,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率先推进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携手港澳共建我国参与全球投资贸易、文化旅游、对外交流等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建设成我国南方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

  三是突出错位发展。错位发展,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与周边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三大平台应紧紧围绕各自的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其中,前海应充分利用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南沙新区应进一步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优质生活圈;横琴应加强与港澳特别是与澳门的紧密合作,打造珠江口西岸地区新的增长极,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形成三大平台错位发展、层次分明、协作有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珠三角区域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南方日报:下一阶段区域政策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范恒山:近7年来,为推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强化、细化、实化,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了90多个相对较小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对东中西各大板块的若干典型区域基本实现了“一区一策”。

  未来一个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突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进一步突出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以及进一步突出合作互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突出试验示范推动区域经济转型跨越。就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而言,要把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区域规划编制和区域政策制定的重点内容,在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体现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向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倾斜等等。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继续做好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进一步加强对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建设好这三大平台,有利于发挥它们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汇聚粤港澳三地在人才、技术、市场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区域间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的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动,形成新的政策优势和体制创新优势,推动探索建立方式灵活、主体多元、渠道畅顺的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从而加快形成粤港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更紧密合作格局。三大平台既相辅相成、互为犄角,又分工合作、错位发展。

  ——范恒山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