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少年宫发展之困:当年很洋气 如今尴尬被抛弃

2013年07月05日 09:44   来源:西部网   鄢山宇 李媛

  西安市少年宫建于1986年,当时是西安最大的青少年活动中心。27年过去了,这栋大楼从里到外没有多少大的改变。

  对于很多70后、80后的人来说,少年宫不是个陌生的地方。作为在学校以外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和开展集体文化活动的机构,少年宫一度是孩子们课余和假期里重要的学习娱乐场所。当又一个暑假来临,在经历了许多年的变革之后,今天仍然在我们身边的少年宫还是不是当年的摸样呢?

  曾经炙手可热很洋气 学生趋之若鹜

  “我记得刚有少年宫的时候,同学们都希望能到少年宫去学习娱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的了少年宫。”80后刘楠说,小时候周末能去少年宫上课,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那会父母的工资都不高,少年宫相对比较贵,同学里并没有太多人能去少年宫学习,外面也没啥正儿八经的业余培训班,能去少年宫上个班就觉得可洋气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少年宫报名的,要先让专业老师面试,老师觉得你可以练舞蹈你才能参加,当年上少年宫就跟pk赛一样。”90后王慧说,自己上少年宫是在1998年,学的舞蹈,那会老师筛选很严格。

  在记者采访的多个曾有过少年宫上学经历的西安市民,在他们的描述中都提到,在当时少年宫是家长和学生们课外活动和特长培训首选之地。与此同时,他们也表示小时候在少年宫活动很快乐。

  刘女士的女儿今年30岁,在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她就将其送到了少年宫学习舞蹈和书法,如今女儿已经成家。“当时送小孩去少年宫就是想让她开阔一下视野,没有特别功利的想法。”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刘女士说,尽管当时每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块钱,而少年宫一个暑假的收费大概在十元左右,但周围的朋友都愿意送孩子去少年宫学习一门特长,所以一到寒暑假,他们就要排队去报名。

  目前在碑林少年宫任教的杨老师说,当时少年宫招收的基本上是特长生,一般学校缺少机器人、车模、民乐等方面的专业师资,而少年宫、少科站在这些方面有优势。因此,在艺术、科技等方面有特长的孩子都由学校选送,到少年宫进一步拓展学习。而对于家庭贫困,又有潜质的学生,少年宫就免费为他们授课。

  “我小时候在西安市少年宫、新城区少年宫学过舞蹈,那会儿觉得少年宫真的很好,像‘天堂’一样。”杨老师说。

  碑林区少年宫主任刘卫东说,碑林区少年宫建于1986年,在全国来说算是比较早的,1985年到2000年,碑林区少年宫在全国城区少年宫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地靠碑林博物馆和书院门,它的书法、摄影、科技、航模独具特色,不仅在西安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

  “每逢寒暑假,全国各地学生很愿意来碑林区少年宫进行学习和交流。”刘卫东说,最多的时候,全区收纳上千名学生前来学习,仅书法班就十几个。此外,西安市的其他少年宫也是当时学生家长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一到寒暑假,门口排队的人络绎不绝。

  如今设施陈旧受到冲击 少年宫门可罗雀

  “2000年的一天,我们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呢,突然教室的顶棚塌了,幸好没有孩子受伤。那会舞蹈室也没有暖气,冬天了孩子们都靠煤炉子取暖。”刘卫东告诉记者,因为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碑林区少年宫在2000年左右,学生数量急剧下降,从过去的1500人下降到三四百人,最低时候只有100余名学生。

  “现在的少年宫,不像当年那么受人追捧了。”刘楠说,曾经带给自己很多美好回忆的少年宫,现在只有名字还让人感到亲切。而碑林区少年宫活动部杨老师觉得现在的少年宫有点像“老太太”,怎么都无法适应现代生活节奏。

  “我的小侄女现在就在少年宫学舞蹈,去年冬天,因为舞蹈教室没有暖气,小侄女经常感冒。”在王慧看来,少年宫除了设施陈旧外,老师的素质也在不断下降。”王慧说,侄女在少年宫的老师一直邀请侄女去他家的私人培训班学舞蹈。

  对于少年宫这样的变化,王慧表示担忧,但她也想不出好的办法。她说,一些工薪家庭的孩子可能在某类项目上存在潜力,可是因为经济原因根本就上不起社会上那种专业的培训班,而如果少年宫也不能成为他们发挥自己潜力的地方,那这些孩子还能去哪里呢?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西安市大部分少年宫设施都比较陈旧,像钢琴、小提琴这样的基础乐器,因为审批程序等问题,设备好多年都不能更新,无论从数量还是功能上都无法满足现代孩子学习的需求。此外,局促的少年宫缺少活动场地,很多集体表演无法进行。

  刘女士也告诉记者,现在有能力的年轻父母,更愿意把孩子送到更为专业的培训机构。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