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野生稻资源丰富 实施原生境保护成效显著

2013年07月08日 10:25   来源:海南日报   单憬岗

1973年,袁隆平在三亚利用野生稻培育杂交水稻。(资料图片)

海南野生稻异位保护圃(盆栽)。

海南野生稻异位保护圃(田栽)。

海南野生稻是珍贵的种质资源。

面积达300亩的万宁普通野生稻保护区。本版图片除说明外均由王效宁提供

   关注原生境保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育成的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水稻产量,成功的关键是其助手在三亚发现的一株“野败”———雄性败育的野稻。可以说,没有“野败”就没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种杂交水稻“红莲型杂交稻”也是利用一株采自陵水的红芒野生稻作本体,而最终育成的。

  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在海南设立的第一批原生境保护点保护的对象全部是野生稻。经过数年的发展,这些野生稻的原生境保护究竟进展如何?

  “我国农业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维系于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著名植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洪德元研究员的这句话,海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副所长、王效宁十分认同。

  我国有3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由于濒危状况十分严重,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植物。海南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同时具有3种野生稻的省份之一,“是全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的关键省份”,此言也丝毫没有夸大。

  海南野生稻资源丰富

  “海南的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陈光良介绍,海南发现野生稻的分布始于1930年代。1932年和1933年,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在崖县(今三亚)南山岭下和小抱扛田边发现疣粒野生稻种,在保亭县也有类似疣粒野稻栽培种发现,专家认为该种应广布于海南岛沼泽地区。

  此后,1950-1960年代,经农业科研人员深入调查证实,海南岛为我国野生稻分布区之一。普通野生稻几乎在全岛都有发现。仅1959-1963年已鉴定的就有23处,分布于崖县、乐东、万宁、海口、琼山、文昌、澄迈、保亭、东方等市县。“同期未经鉴定的还有多处,占我国待鉴定地区的大部分。”他表示。

  即使是经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起飞时期二三十年后,我省的野生稻资源依然丰富。

  据王效宁介绍,2002-2012年间,省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联合调查海南野生稻情况,全面考察了全省18个市县野生稻生存现状,发现现存的野生稻居群总数依然达到154个。其中,普通野生稻136个、疣粒野生稻11个、药用野生稻7个;野生稻居群面积大于300亩的1个,100-300亩的4个,50-100亩的12个。此外,还发现耐酸型普通野生稻居群1个、耐盐型普通野生稻居群1个。

  王效宁等人研究发现,海南的普通野生稻最原始,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高于广东高州、云南元江、广西、江西和湖南等地区的普通野生稻,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可以说,海南野生稻蕴藏着大量的优良基因。没有海南野生稻,在水稻育种史上很难取得今天如此大的成就。”他说。

  野外资源迅速萎缩

  著名水稻专家、中科院院士卢永根曾一遍遍地讲述自己所熟知的“野稻受难史”。

  在广西贵港市郊一个叫麻柳塘的地方,当地的低洼野地里生长着400多亩茂密的“野禾”,被当地农民晒干当柴火、当饲料。这片在他们眼中普普通通的野地,竟是广西境内最大的野稻原生地。尽管专家们在发现后马上向有关部门提议建保护区,但今天这里早已变成开发区,野生稻不复存在。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海南。2004年卢永根到海南考察,发现在琼海一片沼泽地上,村民将鸭、鹅圈养其中,野生稻被吃得只剩残存的草根。

  其实,早在1995年,洪德元院士就公开呼吁,要大力保护海南等省区的野生稻资源。

  “改革开放后是我国经济腾飞的时期,遗憾的是,也是野稻遭厄运的时期。我们考察所至,野稻的大多数分布点在15年中消失了,尚存的分布点也呈残存状态。”他痛心地指出,根据1978-1980年的普查,广东和海南两地当时有1182个分布点,几乎县县、乡乡都有野稻。而到1995年,80%以上的野稻原有分布点已消失,残余的稻群也在萎缩,有随时消失的危险。主要原因在于,普通野生稻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开旷向阳的沼泽、池塘、水沟等环境中,而这种环境一般是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因此野稻生存最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野稻的任何种质资源都是无价之宝。”他表示,我国人口在不远的将来将增到16亿,要养活这么多人必须大幅提高谷物特别是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但我国耕地面积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出路在于改良品种、提高单产,其关键在于利用各种手段引入野稻基因。

  而野稻资源剧减的情形不只发生在海南。2002-2009年,中国农科院组织7个省份的农科单位对野生稻进行调查后发现,与1980年代初相比,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分布点丧失的比例分别约为70%、55%和30%。

  但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又发现了新的野稻分布点。这是由于交通条件改善,使得以前调查难以达到的极端偏远地区的野生稻资源得以被发现。海南也是如此,去年底,香港嘉道理中国保育的志愿者就在海口城南附近湿地发现了3个野稻生长点,加上先前已经发现的6个分布点,在绕城高速附近共发现9个野稻分布点。

  逐步实施原生境保护

  就在卢永根院士发出呼吁后不久,我省逐步加强了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

  “保护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原生境保护和异位保护。”王效宁说,由于经费有限,他们在建立原生境保护时采取了必要的策略,即优先选择有代表性的居群进行保护,选点遵循三项原则:一是要分布集中,面积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二是分布区特殊或能代表某一特殊的生态系统;三是濒危状况严重,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分布区将不复存在。

  他们通过考察选择地理分布、生态类型有代表性的野生稻居群,结合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组合策划在儋州、琼海、万宁和文昌建立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在保亭建疣粒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在陵水建药用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并申报农业部获得立项。

  异位保护则选择在澄迈县永发基地建设了“海南热带野生稻种质圃”,收集到4326份海南野生稻种茎入圃保存,收集到218份来自东南亚和非洲的热带野生稻资源入圃保存。

  “我们通过海南野生稻的调查收集、异位保存和原生境保护点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异位保存与原生境保护相互补充的野生稻保护体系。”王效宁说,这些做法,解决了我国热带野生稻资源保护的难题。例如,保存了连国际水稻研究所也没有保存的中国疣粒野生稻资源。

  研究表明,我省野稻保护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未保护居群,这说明我省已进行原生境保护的普通野生稻居群对全省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具有代表性。“这也说明我省的野生稻原生境保护选点科学、合理。”他说。

  然而,原生境保护作为野生稻资源保护的最佳方式之一,全省154个分布点中仅有6个被保护远远不够。省农科院专家根据野生稻实地考察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建议面积大于50亩的17个野生稻居群全部原生境保护。

  野生稻科研成效显著

  “水稻育种,实际上是利用稻种基因组内的优良基因进行重组。”王效宁说,传统的育种方法虽然对提高水稻产量及改善品质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缺点,因此发掘野生稻优异基因资源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

  我省科学家借助原生境保护和异位保护的野生稻资源,开展了成效显著的野生稻研究。

  根据《海南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保护及种质创新研究技术工作总结报告》,省农科院在发掘“野生稻资源宝库”上,有诸多发现、发明和创新点。

  他们建立了海南野生稻资源种群数据库,为我省野生稻资源的保护和共享提供良好的平台,并绘制了第一张海南野生稻的GPS精确定位图;他们首次将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片段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应用于研究水稻起源,验证了粳稻起源于中国,籼稻起源于中国和国外;他们首次研究了海南3种野生稻的一种基因序列,设计的3对特异引物能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选育优质稻;他们还获得一批高抗白叶枯病和高抗稻瘟病的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利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育成一批在株型、生育期、株高、穗粒结构、粒重、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等性状优良的育种新材料。

  他们还开辟了疣粒野生稻利用的先河,育成8份稳定并且在生育期、株高、株叶型和穗粒结构等性状有显著优势的变异株系,目前类似研究结果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责任编辑:邓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