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庆:近七成年轻受访者坦称自己属于“闪购一代”

2013年07月08日 08:19   来源:重庆晨报   

  编者看来,“闪购”的影响倒不全然是消极,如银行信用卡确实能给一些年轻人解决燃眉之急。我更在意的,是这种“闪购”心理引发的“禁不起等待”之急躁。所有人都清楚一夜成名是需要资本的,但人往往看不清自己的资本,如同文中那个被领导寄予厚望的年轻人,不过两年的时间,就认为自己应该升职。面对商品,“闪购”一下无伤大雅,面对事业,“闪购”的结果也许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失望。

  近日,一名大三学生因痴迷网购花光2年学费跳楼自杀一事,在国内引发强烈关注与广泛热议。

  一些人在表达惋惜之余,开始思考为何当前不少年轻人成为“闪购一代”———他们只要看到喜欢的、别人有的东西就希望立即拥有,一刻不愿耽误,却较少考虑或全然不顾实用性与经济承受力。

  上周,记者进行一项千人调查发现,67%的受访居民坦言自己就属于这样的“闪购一代”;其中,13%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就是这样”,54%的人承认自己“有一些”。受访者中,80后占47%,90后占18%,70后占14%。

  “闪购一代”普遍存在

  本次调查中,73%的受访居民直言,当前社会“闪购一代”普遍存在,其中,21%的人感觉“非常普遍”。

  九龙坡区的吴女士向记者抱怨,自己常常替女儿收包裹,“每周都有两三个,全是衣服、化妆品”。女儿一看到“打折”、“秒杀”就迫不及待,“好几次都是一会儿工夫就下了3、4单。”

  重庆市某房地产公司项目策划沈明(化名)认为,像这样的“闪购一代”不仅限于在网上“秒杀”优惠化妆品,或是在元旦、国庆疯抢1折手机,“他们还在助推房价上涨。”

  沈明发现,年轻人正成为购房主力,“毕买族”也越来越多,致使毕业季成为地产商的集体狂欢。“当然,最终埋单的,还是那些热衷为孩子的人生每一步精打细算、造桥铺路的家长们。”沈明说。

  攀比造就“闪购一代”

  沙坪坝区私企部门经理韩艳告诉记者,他一直有个感觉:与上一辈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很难被激励。

  不久前,韩艳让员工们制订下半年工作计划,称谁先完成计划,就奖励1台名贵的笔记本电脑。本以为大家会深受鼓舞,努力干活儿,谁知员工们却抱怨“半年后才能兑现,早着呢”。

  江北区某国企部门主管夏学贤说,他特别看好的一位年轻职员,因为工作2年没升职就愤然辞职。尽管夏学贤极力暗示劝说“机会不远了”、“要等一等”,但年轻人依然决绝地向他吼道:“晚了!”

  调查中,60%的受访居民认为,“闪购一代”越来越多,主要来源于“以貌取人”、盲目攀比的社会风气;58%的人认为,原因是部分年轻人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夏学贤看来,部分年轻人“及时行乐”、“禁不住等待”的生活态度,与当前社会“出名要趁早”、“赚钱要趁早”的观念泛滥有关。“大家好像都很赶时间,恨不得一夜之间买房买车娶媳妇,然后成名成家。”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