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河纪行:那山 那水 那草原

2013年07月15日 09:30   来源:西藏日报   

琼穆岗嘎雪山下,正在放牧的牧民。蓝智康 摄

  村落特点:

  朗堆村是一个纯牧业村,村民以放牧为生,保留了较为传统的牧民生活和思想习惯。村庄境内有高耸入云、雄伟壮丽、常年积雪的琼穆岗嘎峰;有一望无垠、柔软如毯的草原;由尼木县城前往该村的路途中还有常年恒温、水质透澈的地热温泉,是夏季休闲旅游、体验牧区文化风俗的好去处。

  朗堆村是我们尼木之行中最偏远的一个村。

  一路听着司机师傅播放的一首首曲调悠扬的藏歌,我们由尼木县城出发,沿304省道一路向北,视野逐渐开阔。进入麻江乡境内,在拉萨县城周边乡村常见的一块块碧绿的麦田便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触目而及的是群山环抱中那一望无垠的一片片草场。

  麻江乡是尼木县境内唯一的一个纯牧业乡。已是五月,然而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麻江乡境内,草场才刚泛出一点绿意,远远望去,呈现出一片青黄色。一路随处可见徜徉于草场中的一群群畜群,偶有衣着鲜艳的牧家女,在吆喝着自家的牦牛群,见到我们的摄影镜头,忙羞涩地转身。此情此景,让我突然明白了当时写下“我想做草原上的牧人,在丽日晴空下,放牧我的心情”的诗人,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由麻江乡所在地继续北行,雄伟壮丽、高耸入云的琼穆岗嘎雪山便赫然进入我们的视线。位于朗堆村的这座海拔7048米的雪山,便是养育了千万尼木人民的尼木县第一大河——尼木河的发源地,远远望去,常年积雪的山峰在高原炽热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绚丽多彩。

  同行的麻江乡党委书记旦曲向我们介绍说,琼穆岗嘎雪山还是民族宗教文化遗产,是雪域高原的十二度姆守护神之一。山上有藏传佛教宁玛派创始人莲花生大师的修炼洞、噶举派噶玛巴的神湖及测量人世间造孽程度的进出洞等108个神圣景点。

  走近琼穆岗嘎,犹如走进了传说中的人间仙境。银装素裹的雪山下细流涓涓、青草依依,拨开山脚下丛生的杂草、凌乱的卵石,浮现在眼前的是神山左右铁栏(藏语名“博曲”和“博其”),而伫立在铁栏前侧的是看山神犬。继续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卓嘎山,山上植被繁茂、郁郁葱葱,有108个自然山洞,专供僧侣打坐修行,其中个别山洞至今仍存有天然佛鼓挂钩,向来者诉说着佛教徒虔诚的修行与磨砺。还未翻过卓嘎山,眼前就摊开了一片广阔无垠的绿毯,那就是德姆草原(每年藏历5月15日的赛马节便在此进行)。草原上有4块巨石,有的像炉灶,有的像神医,有的像圣佛,有的像经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浑然天成。踏过德姆草原,便可看到琼穆神湖。湖水清澈见底,微波粼粼。传说透过此湖可以让人臆想各种情景,可看到万马踏青,可看到空中楼阁,亦可看到奇景幻像,当地群众传言说,此湖就是天上明镜散落人间的遗物,疾病缠身的妇女来此转经便可得到神明的庇佑和保护……

  一路行来,仅一座琼穆岗嘎,我们便听到了无数传说故事。旦曲书记介绍说,目前,麻江乡党委、政府会同朗堆村正组织工作人员开发琼穆岗嘎雪山的旅游资源,近两年已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驴友来此赏雪景、爬雪山,并被列入了自治区登山队的一个训练点。

  “不过好像从来也没有人登上过山顶。”看到我们好奇的目光,朗堆村的前支部书记格张老人解释说:“山太险了,就像一个戴着宽边帽子的人,你怎么能从他的肩膀爬上头顶呢?”听到这个形象的比喻,我们会心地笑了。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朗堆村便坐落在琼穆岗嘎山下。这个海拔5000多米的纯牧业村有3个村民小组,唐堆组、拉鲁组和朗堆组,格张老人告诉我们,朗堆村的“朗堆”就是把这几个组拢在一起的意思。解放前的朗堆村不属于一个领主管辖,拉鲁组是当时拉鲁家族的封地,而唐堆组和朗堆组则隶属当时的噶厦政府。

  朗堆村地属纯牧业区与农区结合的山地浅草牧区,草场面积达30万亩,目前已建成网围栏草场面积6000多亩。千百年来,在万古长风中唱着悠扬牧歌的朗堆人逐水草而居,牧千年畜群,时至今日,仍保留着传统的放牧和生活方式。“这些年我们都在帮助村里改良牲畜品种,尝到甜头的村民开始明白了改良牲畜品种的好处,不少人的观念也开始从注重牲畜数量向注重牲畜的质量转变。但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仍占据大多数人的思想,举个例子来说,朗堆村家家户户都会编织牛毛氆氇,但仅限于自家使用,从没有人想过拿到市场上出售,像酸奶这些乳制品也是,村里的人到现在好像都还没有什么市场意识。”拉萨市民政局的驻村干部康勇说。

  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的生产方式阻碍着村里经济的发展,目前,村里也没有什么集体经济,村民的主要收入基本靠放牧所得,也有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年人均收入约在4900元左右。有的家庭养的牲畜多一些,可能年收入就高一些。

  格张老人告诉我们,他家有11口人,除4个年幼的孩子目前尚在上学外,其他人都在放牧。不算今年新出生的幼畜,家里养了80多只绵羊、70多只山羊,还有80多头牦牛和3匹马。

  “这么多!那你家一年的收入一定不少了?”我们惊讶道。

  “有五六万元吧。”格张老人一脸满足的笑。

  “家里一年放牧有这么多的收入,将来几个孩子长大了,是不是也准备让他们回来放牧呢?”

  “不,有一个孩子继承就够了,其他人看他们自己的选择。”老人憨厚地笑着道:“我们家里人都希望孩子们将来能到内地上大学,见见外面的世界,能有更大的发展。”老人黝黑的脸上充满了憧憬。

  《拉萨河纪行》采访组记者 李勤 孙开远 王匀 向远湛 董秀丽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