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食文化旅游节让开放东区收获更多奇迹

2013年07月24日 14:12   来源:西宁晚报   
 

 
 

 
 
 
 

  7月27日-8月3日,2013年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活动之一第六届青海清真食品暨文化旅游节将在西宁市城东区景熙丰湿地生态公园举行!该区自2008年举办首届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节以来,经过连续5年的摸爬滚打,“清食节”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已成为展示东区魅力、东区内涵、东区特色、东区速度、东区文化的拳头特色品牌,其影响力早已跨出国门,成为世界品牌……这一切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得益于城东区委、区政府“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自觉践行“自信、开放、创新”青海意识的不懈努力!

  一路走来成国际知名大品牌

  2008年,东区国际“清食节”一经亮相,就注定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凡的辉煌历程,短短5年时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使名不见经传的东区“清食节”,不仅成为省内、国内知名品牌,其与国际高度融合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成为世界多国商家、游客争相参与的重大节日。5年来,先后举办了清真特色小吃及食品展示一条街、民族歌舞及服饰表演、青海民族民俗摄影展、清真餐饮产业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2008年——首届青海清真食品节

  2008年10月10日—15日,东区以“清真、专业、绿色、共赢”为主题,认真组织,狠抓落实,从精心组织特色文化活动、布置展厅、征集清真食品及用品招商引资项目、组织参展企业等各方面入手,大力宣传,广邀客商,推介重点项目,签订投资协议,积极开展会节期间的民族特色活动、招商引资和经贸洽谈等工作。由于该区首届清食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成为全市会节期间的一大特色亮点。

  ●2009年——第二届青海清真食品节

  2009年8月5日—15日,以“绿色、引领、合作、共赢”为主题,充分展示和打造东区清真绿色食品和民族特色品牌,为东区清真食品及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国内市场提供平台,进一步扩大与穆斯林国家、国内及省市企业的经贸交流和合作,引导和培育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清真食品产业和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发展。

  ●2010年——第三届青海清真食品节

  2010年7月30日至8月2日,以“绿色、跨越、合作、共赢”为主题,以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为载体,充分展示和打造东区清真绿色食品和民族特色品牌,进一步加强与穆斯林国家的经贸协作和交流,扩大穆斯林民族经济对外开放,引导、培育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

  ●2011年——第四届青海清真食品节

  2011年7月22日至31日,东区在乐都路(南至夏都大道北至中下南关路段)举办第四届青海清真食品节,食品节以“欢乐美食,品牌推广”为主题,展销青海五县一区清真绿色食品和地方特色小吃、省内外精品清真食品,全面展示穆斯林文化、艺术、饮食及民俗的无限魅力,扩大东区知名度。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展览会相关活动。

  ●2012年——第五届青海清真食品节

  2012年7月13日至17日,东区在乐都路(南至夏都大道北至中下南关路段)举办第五届青海清真食品节,食品节以“西部、西行、西宁、民俗、民风、民乐”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展销青海五县一区清真绿色食品和地方特色小吃、厨艺展示、青海民族民俗民风摄影展等十二项活动,全面展示穆斯林文化、艺术、饮食及民俗的无限魅力,扩大东区知名度。

  树立起东区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5年来,“清食节”作为东区展会品牌,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档次不断提高,逐步树立起了东区对外开放的新形象,扩大了东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全面展示了青海清真食品及民族经济、文化、民俗的无限魅力,促进了地区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贸洽谈合作交流重要平台。“清食节”让更多国内外客商、企业家了解到东区特色优势产品,对挖掘高原资源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成为宣传东区的重要品牌。5年来,“清食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已经远播海外,它不仅是美食交流的平台,更是东区向国内外传递“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理念的平台,成为对外展示东区新形象的一张金名片。

  ●东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每届“清食节”的项目推介都是一大亮点,5年来,“清食节”已成为东区招商引资、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极大地推动了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已成为东区群众的盛大节日。眼下,“清食节”的专业化、国际化、民族化水平越来越高,已成为融美食品尝、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东区综合性大型商业文化活动,成为东区各族群众年年期待的盛大节日。

  特色文化增强魅力东区软实力

  作为古城西宁的东大门,城东区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在占尽西宁火车站、货场、长途汽车站、海关等全省枢纽码头优势的基础上,该区还拥有东关清真大寺、“馨庐”、文峰塔、“九眼泉”、“宁湖”等省级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为将上述优势打造成东区跨越发展的新引擎,化作东区发展的软实力,该区在做尽文章吸引国内外游客住在东区、游在东区、吃在东区的基础上,不断采取措施增强枢纽码头、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的硬实力、软实力、吸引力,成效显著……丰富多彩充满多民族魅力的“两节”文化活动、各类特色节庆活动、“清真食品用品博览会”、“激情东区群众广场文艺演出”、社区文化艺术节、多民族群众组成的社区文艺团队、“八门拳”、回族婚俗文化……这些具有鲜明东区多民族色彩的文化体育品牌不仅在省内被叫响,且跨出省门,成为全国各地群众喜爱的文化大餐之一。

  按照区委、区政府大力推介东区民俗、民风、民乐,突出穆斯林文化、饮食、宗教特色,吸引游客充分领略东区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的指示精神,近几年,该区特色文化还成了“环湖赛”、青洽会、“郁金香节”等省市大型活动的香饽饽,创造出了不菲的经济价值,如2011年,该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27223人,实现旅游收入183513.28万元。特色文化旅游事业——就像生机勃勃的朝阳,已成为东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另一巨大引擎。

  唱大戏 本届清食节让文化旅游

  2013年青海清真食品暨文化旅游节作为西宁市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重要活动之一,定于7月27日至8月3日在西宁市城东区景熙丰湿地生态公园举行。此次活动秉承“西部、西宁、西行,民俗、民风、民乐”的活动主题,通过开展青海民俗民风摄影展、青海民族艺术作品展、厨艺展示、清真特色小吃及食品展销、盆景、书画艺术作品展、清真产业发展暨招商论坛、青海地方特色产品展销周等系列活动,搭建清真产业发展平台,弘扬青海穆斯林文化的无限魅力,扩大青海地方特色优势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使2013年第六届青海清真食品暨文化旅游节的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内容上不断创新,成效上有所突破,城东区政府认真总结前五届“清食节”的成功经验,多方征询,广纳良言,使本届“清食节”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与往届比有更大突破,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节会主题更加突出。本次节会由往届的“青海清真食品节”更名为“青海清真食品节暨文化旅游节”,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在往届以青海小吃食品展示为主题的基础上,延伸开展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从而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饱满。

  ●活动时间较长。今年东区将节会地点改为新建的景熙丰湿地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为260亩,兴建有民居民俗古建筑群、旅游接待中心、盆景园、游客休闲中心、休闲音乐广场、南方花卉温室大棚等。公园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旅游接待能力较强。在此次节会中,该区将结合“夏游西宁”活动,将活动时间延长为8天,并将活动内容大部分集中在该公园,让市民享受“一站式”食品旅游文化大餐。

  ●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结合夏都旅游旺季,为使此次节会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将举办7场“河湟风”花儿演唱会、历时7天。将开展“文峰塔—登山健步行”活动,活动期间每天还将举办一场小型文艺演出活动,进一步汇聚人气、营造节会氛围。

  开放东区正在收获更多奇迹

  6年“清食节”带给东区的不只是经贸、旅游、文化上的数字的收获,更使东区在开放的道路上显得更加自信,收获着追赶跨越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只争朝夕凝心聚力经济腾飞。近几年,城东区委、区政府只争朝夕地创新理念、抢抓机遇、转变方式,使经济增速、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9.49%,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两亿元大关,年均增长23.9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87.70元,年均增长10.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56.07元,年均增长10.55%;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8.50%,三产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旅游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区实现旅游收入18.35亿元。

  ●民生优先社会事业赢得赞誉。近几年,该区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执政理念不动摇,全面启动教育强区战略,义务教育经费有保障,教育基础设施前所未有得到改善。连续三年累计投入社区资金4000余万元,极大改善了社区办公服务基础设施。社会救助实现了“不遗忘每一个角落、每一名困难群众”的全覆盖。人口和计生工作得以加强,实现了计划生育标兵区目标。建成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在全省成立了首家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全市成立了首家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调解中心。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区和达标区。

  ●和谐大拆迁成全市全省亮点。去年、今年,城东区接连迎来史无前例最艰巨的拆迁任务。面对挑战和机遇,该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拆迁促西宁大发展、拆迁惠及民生两大目标,不遗余力化挑战为发展机遇,2012年共完成国家、省、市重点项目房屋征地拆迁面积310.95万平方米(含48.3万平方米违法建设面积),占全市拆迁总量的70%!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给该区的拆迁任务总量是205.6万平方米,占全市拆迁总量的一半以上,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43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量,该区有决心全面完成今年的拆迁任务。

  ●教育强区让东区人越变越美。“人的素质是事业发展的一切基础”,基于这一认识,2012年2月,东区全面启动“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战略,全面展开对东区人的终身教育、文明教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随后,“城东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8个“市民学校示范点”相继成立,8个专业400多就业困难户接受了首期职业技能短期培训,147人享受连续两年每年减免2000元学费的长期技能培训;1镇7办“市民学校示范点”敞开校门每周为辖区居(村)民授课;各镇、办、社区、村对10900人(次)进行了各类科普知识及实用技术培训;创城、文体活动上街、进社区(村)方兴未艾……东区人在变,这是东区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

  ●社区服务“网格化”温暖千家万户。近几年,城东区在将全区行政区域定位为大格、各镇、街道定为中格的基础上,将各社区划分为29个小格,再以每50至100户左右居(村)民为标准划分成若干个片组片格,在每个小格内建立起数量不等的楼宇党支部或单元党小组,让社区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每个人,实现了“社情民意随时知晓、志愿服务雪中送炭、矛盾隐患萌芽消除、排忧解难随叫随到”的社区服务目标。另外,社区“网格化”服务还延伸出该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新居民服务中心、村级事务代理服务中心、市场行政代理服务中心等便民、利民办事中心。说起“网格化”,辖区群众都夸好。

  ●民族团结成为东区发展的基石和力量。东区有汉、回、藏、满、土等27个民族,人口达37.11万人,少数民族14.2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1.4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1.21 %)占总人口的38.25%。长期以来,东区各族群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相处,成为东区各项事业竞相发展的坚固磐石。省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和市委安排部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区委、区政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教育、结对帮扶、示范带动、矛盾化解、依法管理等工作,在全区营造出了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了全区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作者:得舟 东宣)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