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于本月实施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以上的规定也被解读为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离开了家庭环境,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往往更需要子女的问候。那么,新法实施大半个月后,子女看望老人的次数增加了吗?昨天,南京多家养老院负责人表示,没有感觉到明显变化。不过,养老院实行了一项按月缴费的新举措,主要是为了让子女常来看老人。
探访老人的子女多了吗
养老院
没变化
不来的就是不来
在南京鼓楼区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今年85岁的孙奶奶看到记者,非常热情地招呼。“我去年9月1日进来的,在这里住得挺好。”孙奶奶一提到儿女就夸,“我三个孩子,都对我很好的,隔三岔五来看望我,给我送吃的、用的。其实我知道他们忙,没时间,现在我在这已经习惯了,都不愿意回家。”孙奶奶笑着说,“我女儿虽然退休了,但是她要帮忙带孙子,等到周末她媳妇休息时就来看我,瞧,这是她周日带给我的干切牛肉。”老人献宝似的把碗盖打开,一个小碗里,还有一半的牛肉。
相比孙奶奶的开朗,年过八旬的候爷爷就有些落寞,他一个人独自坐在屋子里。看到院长纪林秀来,他就拉着纪林秀要求换房间,“我很想两个儿子,一个晚上就睡了3个小时。”候爷爷说,他在数日子,还有20多天,大儿子就要回来了。纪林秀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老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国外,小儿子也在外地,“其实,周日,大儿媳的弟弟才来看望过他,给他带了红烧排骨和一个西瓜。可看望他的毕竟不是儿子。再加上,看到同房间的老人,有儿女常来看,心里很难过,所以要求换房间。”
纪林秀拿出一本探亲家属登记册,册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家属探访记录。“这个月的探访人数基本上和平时差不多,‘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了,并没感觉到探望老人的子女数量明显增多,不来的就是不来。”纪林秀说。
有的子女常来,老人也很高兴,就像小孩子一样,逢人就讲“我儿子来看我,给我带了什么菜。”纪林秀为难地说,每过完双休日,院里的冰箱就塞满了,都是老人子女送来的菜,而老人舍不得吃,常放好久。每天查房,工作人员都会带个塑料袋,专门用来倒老人房里已经变质的食品。
如何让“常回家看看”更可行
养老院出招
按月到养老院缴费,至少每月来一次
“怎么不跟子女一起住?”对于现代快报记者的这个提问,九成的老人都说了同样的理由,“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他们忙,我住在这里挺好。”真美好好和园养老院的负责人李思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别看老人嘴上说的很好,为了体谅子女工作忙不想成为他们的包袱,其实他们心里还是盼着子女能常来看望的。”
李思美坦言,“常有老人突然说,想孩子了,让我们打电话叫他们来。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很为难,子女把老人送来养老院,就是希望我们能照顾,老是给他们打电话,怕被人嫌的。”
为了确保子女能常来看老人,南京多家养老院不约而同采取一个措施,即按月缴费。“一个月缴一次费用,至少每个月来看望老人一次。”纪林秀形容他们这样做是在自找麻烦,费用一次性缴清了,才省事呢,”可我们做的是爱心事业。老人年纪大了,一天一个变化,希望子女能关心老人的健康状况。”
对此,也有人好奇,那转账或是汇款、半年缴,行不?对此,纪林秀表示,费用缴纳方式,他们并没有约束,季度缴、半年缴,都行。李思美透露,目前,她的五家养老院入住了300名老人,绝大多数都是按月缴费用的,仅10多人是一次性打半年或是一年的费用的。“其实实行按月来缴钱这个举措,只是个提醒,让儿女心里有个牵挂。关心老人的, 会常来看望。不想看的,怎么提醒也没用,我这边就有一个案例,子女可能是和老人闹矛盾,即使每次来缴费,也不上楼去看望下,钱放下就离开了。
省老龄办副主任建议
把看望老人写进养老院的《亲情协议》
“常回家看看”被正式写入法律。有人质疑,究竟怎样算“常”,“看看”又该怎么“看”。对此,江苏省老龄办副主任牛飚说,将看望、问候父母入法,在法律责任上没有多大可操作性。比如,本月初无锡的案子,最后判子女至少两个月回家看望一次,并没有处罚措施。说实话,将这些“柔性关怀”入法,其导向意义大于现实的惩罚意义。
“江苏现有老年人一千多万,其中‘空巢’老人占一半。未来20年内,还将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持续快速增长,达到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庞大社会群体。”牛飚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有必要通过法律唤醒年轻一辈的精神赡养意识,让“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共识。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常回家看看,还应该经常向老人致以问候,“现在打电话、视频,都很流行啊。”
给老人更多关爱,除了法律约束,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牛飚建议,可以通过养老行业协会来督促各地制定一份《委托护理协议书》范本,将子女常来养老院看望写进去。从法律责任来看,每个单位都有责任提醒子女经常看望老人。对此举措,大家热议,“这份协议就叫《亲情协议》,既是对老人的一种安抚,又是对子女的一份提醒,别忘记了自己赡养老人的责任。”“如果几个月不来,就把这些子女的名单列入养老院的‘黑名单’,你想想,连自己的爹妈都不去照顾,可想而知,这个人的责任心也没多强了。”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