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的生活白天像‘鸟笼’,整天足不出户;夜晚像‘蒸笼’,闷热得整晚睡不着。”记者日前在安徽、浙江、重庆等高温省市走访多个基层养老院,除了听到老人上述抱怨话之外,记者还发现养老院存在设施陈旧,专业护理不足,防暑手段有限等一些问题。
“不能出门走动总比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强”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敬老院在镇级养老院中人数较多,共住140余名老人。敬老院有两栋楼:一栋老楼部分墙体发霉剥落,另一栋新楼则存在设计缺陷,靠门一方没有窗户。
70岁黄冲文老人是住在西彭镇敬老院的五保户,他坐在屋子里使劲摇着扇子,但身上的汗仍旧不住地往下流。他告诉记者:“最近每天都是高温天气,房间里没有空调,只有风扇,但扇出来的全是热风,根本起不到降温的效果,下午还可以到活动室里吹一下空调,晚上就热得不行,非常难睡着。”
除了睡不好,吃饭也遭罪。西彭镇敬老院院长罗全说,食堂约30平方米,里面塞了七八张大圆桌,空间显得特别狭窄。遇到吃饭时,食堂又热挤,靠风扇没办法降温,呼吸都感到困难。
记者了解到,由于外面温度太高,一些养老院担心老人中暑,规定老年人白天不准外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镇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说,由于护工不够,院里规定老人只能在院子内走动。
部分老人想出去却出不去,而另外一些老人却不敢出门。在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吴牙敬老院里,年近8旬的金大妈在这里生活了8年。她说自己平时基本就待在房间里,一来行动不方便,最关键的还是怕万一摔倒卧床,就不能住在敬老院里了。“不能出门走动,总比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强。敬老院是不收长期卧床老人的,到时候就没处去了。”
“聊聊天、发发呆,就是一天的‘娱乐’”
对很多老人来说,进了养老院,生活似乎就和外面的世界隔绝了:看一整天的电视,坐着聊聊天,或者默默地发一天呆。
走进重庆九龙坡区西彭镇敬老院的活动室,记者看到这个约20平方米的屋子里,只有两个柜式空调和一台20余英寸的液晶小电视,同时还摆放着几排旧式木椅。由于房间只能容纳20人左右,更多的人只能站在外面摇扇子。正在活动室的老人说,他们来这里主要是能够吹空调。
吴牙敬老院就在杭州最繁华路段之一——庆春路,外面热闹非常,敬老院里的老人却似乎在另一个世界,他们没有专门的活动场所,最多就是在塑料棚搭起来的走廊上走动走动。杭州市滨江区西兴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娱乐活动也十分匮乏,住在二楼的一位80多岁王姓老太太唯一的娱乐,就是去对面89岁高龄的高大爷那里一起看电视,说是看电视,两个人的眼神都不好,只是聊天解闷而已。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养老院除了活动场所有限,还存在着消防安全隐患。吴牙敬老院1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着3张床,每个老人有1张床,1个床头柜。由于空间狭小,床都紧挨着。在这样一个非常老旧,装修大部分为木结构的房屋里,记者没有看到灭火器之类的消防设备。
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副局长罗顺卿坦言,虽然近些年该区对部分敬老院的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但是由于各个乡镇财政水平差异,一些地方拿不出钱,部分敬老院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专业护理人员匮乏服务难到位
多所养老院的护理人员称,他们一到夏天都提心吊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养老院普遍都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和巡查。
安徽省涡阳县曹市镇敬老院是安徽北部最大的农村养老院之一,共住着226名老人,年纪最大者98岁。院长刘长城告诉记者,今年夏季的高温,让许多老人倍感不适,心脏病、高血压等老年疾病成倍增长。该院里只有20名护理人员,“人少啊,为了更好照顾10余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我们只好把60多岁的老年人也发动起来代为照顾。”
记者发现,专业护理人员匮乏是养老院,尤其是农村养老院的普遍现象。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敬老院院长邓红梅却告诉记者,全院一共62名老人,管理人员加上厨师清洁工一共是6人,没有专门的护理人员。“作为院长,我的工资都只有1800元,其他管理人员工资只有1400元。工资低不说,工作量还很大,每天都必须有人24小时值班,而且老人们的事情多而杂,谁愿意来敬老院工作?”
对此,一些养老院院长建议,公立养老院不能停留在目前“低工资低水平服务”的状况,应该将公立养老院纳入事业管理体系,提高待遇,招聘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提升养老院服务水平。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表示,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公益性养老机构的建设投入,或者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迅速布点;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对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业的扶持和鼓励,养老行业毕竟是个微利行业,可以从税收、水电方面给予适当减免。(记者韩振 商意盈 赵宇航 鲍晓菁参与撰写)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