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杭州保健品投诉成“重灾区”

2013年07月24日 16:14   来源:今日早报   高丽莎

  早报讯 免费体检、义务讲座、名医义诊……当你看到商家频频用这些方式销售保健品时,一定要多留心提防“陷阱”,尤其是老年消费者。

  昨日,记者从杭州市消保委获悉, 今年上半年,市消保委受理的相关老年人消费投诉高达1500件,其中保健品投诉占40%,成了投诉“重灾区”。

  患有慢性肺炎的张阿姨在电视上看到一款保健品的广告,宣传该产品功效俱佳,能治老肺病。在听了产品“研发者”的巡展报告后,她更深信不疑,于是花了上万元买了该产品,没想到吃了一个多月,完全没有效果,这才发现上当受骗了。

  在杭州市消保委接到的投诉中,不乏张阿姨这样的老年消费者。

  为引导老年消费者树立科学的保健消费观念,杭州市工商局、消保委从本月下旬起至8月底,将组织开展“课堂进社区 维权进万家”活动,由各区县(市)工商所长、消保委(消协)秘书长为消费者传授“防骗技术”。

  在昨日的首场活动中,杭州下城、上城、拱墅、西湖的四个街道社区群众接受了一次维权“头脑风暴”。

  “违法推销保健品的手法多种多样,其中以‘免费’为诱饵引老年人上当的手法最具有欺骗性。”在下城区东新街道德东社区,下城工商分局东新所所长蒋勇给社区老年居民传授最实用的保健品维权常识和防骗技术。通过列举老年消费者经常投诉的夸大宣传、免费诱惑、假借权威、亲情圈套等问题帮助消费者避免上当。

  除了讲座外,杭州市民还可以通过“便民通”移动装备掌握消费维权方法。目前,杭州市工商局、消保委已在20余家商超、社区试点推广“便民通”。老年消费者可通过触摸点击的方式查阅消费调查结论、比较试验结果、经典案例解析、消费投诉途径、法律法规等内容。

  杭州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正确选择保健品应要认准外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注意产品的禁忌,不要以价格来衡量保健食品效果强弱,要正确对待广告宣传,不要轻信药店、商超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享受健康生活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运动、与人交流、保持乐观心态、及早治疗疾病。 陈芬 郦娜 本报记者 高丽莎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