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沿边、不靠海、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安徽省,近年来把自主创新战略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年上半年,在传统的煤炭、钢铁产业遭遇下行周期的不利局面下,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增长中占比超过1/3,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5%,增速居全国第二。
自主创新:科技为产业“铸心”
全国每三台冰箱中有一台产自安徽,每四台洗衣机、空调就有一台安徽造。然而,冠有“家电大省”之名的安徽曾一度因缺乏核心技术和强势品牌,产业陷入 “空心化”危机。围绕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安徽近年来在家电行业大力实施“铸心工程”,产学研用结合开发芯片、显示屏、电机等核心部件,同时上下游拓展,构建从设计、研发到生产、检测一体的全产业链,安徽家电产业依靠创新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从单纯的硬件生产组装到芯片、软件和新型商业模式,安徽家电、信息等产业这几年的变化,形象地说就是‘有心’了。”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介绍,目前全省家电业涌现出新型科研机构20多个,推动产业向技术尖端和价值链高端发展。仅合肥市,家电产值就较2008年提升了4倍,超越青岛、顺德成为全国家电业产值最高的城市。
贴近产业抓创新,集聚资源搞科研,是安徽“铸心”的要诀。围绕核心的电池模块、电机系统和管理模块,安徽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来建成两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家新能源汽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省份,同时积聚了包括整车集成、电驱动、动力电池、整车控制等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的30多家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去年仅合肥一地就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5000多辆,数量占全国五分之一,从技术、产业到应用均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去年,安徽共实施了151项重大科技攻关和89项省重大自主创新专项,依托重大项目攻关和产品研发,合肥全球首个规模化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体制改革:创新为发展“铸魂”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核心要素,但长期以来受体制机制等约束,我国的科技与产业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应用于经济发展的通道不畅。在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批尖端科研机构的安徽省,科技实力与经济水平之间的落差更为明显。
2011年,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获批享受“中关村政策”,该政策打破原有机制,着眼以更为灵活的股权转让和分红激励等方式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与潜能,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规范、便捷的通道。
“新政策使科研人员更有热情去创业、去做应用型开发,不像以前,搞科研主要是为了写论文、评职称,然后往往束之高阁。”受政策激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资深研究员冯士芬与多名同事联合创办了合肥聚能新能源公司。依靠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公司在国内光伏产业遭遇动荡的背景下“逆市而上”,去年项目中标额超过3亿元。
结合省情,安徽还为本省实施“中关村政策”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引进人才在获得2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资金资助之外,还能以研发技能、管理经验作价出资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抵税、专利商标融资等扶持,并在职称评定方面可突破身份、学历、任职年限等限制。作为中部后发地区吸引人才的重要平台,这些政策启动实施以来,已吸引高层次人才9700多名,并组建了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为龙头的一批创新载体。在高端科技人力资源的带动下,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加速涌现,去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7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新增141家,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从“试验区”到“创新省”:创新驱动打造经济升级版
2004年,科技部批准合肥市为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09年安徽列入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2011年,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成为我国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之后第四个自主创新重点区域。
一系列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安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多项创新指标进入全国十强。据科技部2012年报告显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已从全国第15位跃居第9位,高新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授权量居全国第7位。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50.9%,增幅居全国首位。
创新没有止步,站在新的起点,安徽又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到2017年,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省份,引领和支撑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安徽自主创新已经突破生长期迈向成熟期,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全新阶段。”徐根应说。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