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民生青山两相宜

2013年07月26日 08:36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山地连绵,沟壑纵横,特别是秦巴山、武陵山两大贫困山区的高寒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难以承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搬迁成为了贫困人口摆脱制约、远离贫困的最佳路径——

  对于我市不少高寒偏远地区的恶劣条件,这些民谣说得具体、生动:

  “出门就是山,土地在山间;辛苦种一年,只够吃半年……”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烤的是转转火,吃的是三大砣,点的是灯灯角,睡的是包谷壳……”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用搬迁带动脱贫,同时也修复青山绿水成为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

  今年初,我市作出了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重要决定,这是一项针对居住于高山等偏僻地区贫困户,以及危旧房户的一项特殊政策,旨在将他们迁移到资源、基础设施等条件相对优越的区域,达到扶贫和保护高山生态环境的目的。

  半年来,我市已下达市级以上资金6.54亿元,规划、建设了1000余个集中安置点,落实搬迁任务9.35万人。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好办法,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好抓手,是提高扶贫开发效率的好途径,是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好举措

  近日,记者在秀山县梅江镇晏龙村采访时,“啪啪啪”的鞭炮声不绝于耳。一打听,原来该镇首批50户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户搬进新居,村民纷纷燃放鞭炮庆贺。

  “搬下来就好了。”九组村民陈光胜是其中之一,他说,“以前住在半山坡上,每逢刮风下雨,总担心山体滑坡,连觉都睡不安稳。”

  作为该县首批品尝到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果实的村民,陈光胜无疑是幸运的。

  今年1月26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正式启动。

  搬迁并非新鲜事,为何今年的力度陡然加大?

  “细致分析,其出发点有三。”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士说,一是推动扶贫,二是改善环境,三是统筹城乡发展。

  就推动扶贫而言,我市现有202万贫困人口,其中60%以上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很差的高寒山区、深山峡谷和石漠化地区。在这些地方就地扶贫,投入极大效果却奇差,导致不少地区“年年扶贫年年贫”,始终难以摘除“穷”帽。“根据测算,扶贫搬迁的人均基础设施投入为1.1万元,比就地扶贫节省30-50%,并且返贫率不到1%,远低于全市5%的平均水平,是当下非常好的扶贫方式。”该人士说。

  另一方面,一个居住在高山地区的三口之家,每年砍柴量数千公斤,这对环境大为不利。而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两翼”地区,承担着涵养生态的重要功能。因此只有将高山偏远地区群众迁出,才能降低地区人口容量,从根本上修复和改善生态功能。

  此外,高山偏远地区亦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而通过搬迁,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周边集中和转移,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正因如此,在经过仔细调研后,我市做出决定:至2017年搬迁50万人,其中今年搬迁20万人。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