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增长“领跑”全国 铁路改革助力协调发展

2013年07月27日 08:19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随着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下一步宏观政策走向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为7.5%,已触及政府设定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宏观经济处于怎样的运行区间?如何理解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关系?中国网财经频道特此推出系列年中经济形势解读报道,以飨读者。

  中国网7月27日讯(记者 刘柯)最新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领跑”全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在部署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时专门强调,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等事项。有专家表示,这一举措抓住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将进一步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

  中西部经济增长“领跑”全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呈现新趋势,西部省份经济增长十分强劲,GDP增速多数都在10%以上。上半年贵州经济增速为12.5%,而重庆和云南的经济增速都是12.4%。除了增速突破12%的贵州、重庆和云南外,甘肃、陕西、新疆、广西和四川的GDP增速分别为11.3%、11%、10.5%、10.2%和10.1%。

  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东部地区同比增长8.7%,中部地区增长10.0%,西部地区增长10.5%。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速也“领跑”全国。

  有媒体评论称,上述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走过了“东部快速增长、中西部滞后发展”的阶段,体现出区域经济结构的新变化: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在发展速度上快于东部;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转型升级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东中西部相互配合、协调分工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增速呈现阶梯式是一个好现象。”财税专家李文海说,这说明中国经济还有区域红利,并且正在逐渐显现。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也指出,中国地域广阔,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按照目前的国家统计局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话,中部地区目前比东部地区至少要落后五年,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至少要落后十年。

  “中部地区如果达到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话,那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投资,需要释放出更大的消费能量。”盛来运说。

  铁路建设等“顶层设计”助推中西部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李克强说,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加快铁路建设,重点是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要致富,先修路,铁路是重点。中西部地区要脱贫致富,要推进城镇化建设,要调整产业结构,要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加快铁路建设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此次会议要求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并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等举措,被认为有利于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有利于改善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些举措延续了新一届政府统筹经济发展的方针,以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发展思路。

  李克强总理在之前召开的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和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 中也强调,把中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是区域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应有之义。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仁坚表示,西部地区要想发展经济,首先要解决与发达地区、沿海港口的交通瓶颈,运输成本高的问题。西部往东部走,除了重庆有水路,其他地方都是陆路。只有通过铁路才能把运输成本降下来。

  罗仁坚认为,从城镇化的建设发展角度来讲,东部城镇化相对较好,西部较差,通过铁路把西部的中心城市和其他小城市连接起来,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的发展,很有意义。完全靠公路的话,凭借西部的经济条件并不现实。

  新华网评论员吴定平表示,近几十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铁路总里程位居世界前列,然而我国铁路发展中不平衡,其中最突出一点就是,中西部铁路建设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落后多年。这种结构失衡的局面不打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以及我国整体经济布局都极为不利。中西部不仅占据我国国土面积大,而且资源能源丰富,铁路建设落后目前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

  吴定平认为,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加快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的决定,应该说抓住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可以有效带动当地资源能源产业的发展,加速东部与中西部资源及产业的交流互动,改善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激活中西部“沉睡”的巨大资源和消费市场。这对于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网财经中心)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