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道路与交通管理存在的漏洞,让“治堵”难见成效
昨天上午7点半开始,岛内不少交通主干道上,密密匝匝的车辆慢慢地挪动,一个个堵路而且堵心的画面,定格在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的监控探头内。这是海沧大桥对社会车辆限行后迎来的首个周一上班高峰期,尽管执勤交警增多了,但是交通状况依旧没有改观——仙岳路中医院路段堵了,成功大道金尚跨线桥路段堵了,直通杏林大桥的疏港路堵了,甚至与海沧大桥路网并无关联的钟鼓隧道、鹭江道、镇海路等也是拥堵不堪。
当堵车成为常态,“伤不起”的是行路人。除了车多之外,我市道路与交通管理的一些漏洞,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原因。
【症结1】无序“破路”带来拥堵
每个月的月初,交警部门都会发布上个月岛内的十大拥堵点。6月,仙岳高架(岳阳小区上方)往海沧大桥方向、成功大道梧村隧道口进岛方向与成功大道安兜路段进出岛方向、仙岳路中医院路段(双向)、湖滨中路北往南至湖滨北路段等榜上有名。
不少司机留意到,这些拥堵点基本都与道路施工有关。在5月前,东渡路施工路段曾连续几个月位列岛内十大拥堵路段排行的榜首。
“哪里在修路,我们一般就尽可能绕开那里。”的士司机老刘说,在他们的眼里,即使不是交通瓶颈路段,只要遇上施工,都会导致大范围的交通拥堵,有时要冒着被投诉的风险拒载客人。
老刘说,老城区的一些路段“破路”过于频繁,大到新的交通组织方案实施,小到地下管线迁改,都要对路面进行“大手术”。更让人费解的是,“今天一个部门挖,明天另外一个部门又挖,道路建设缺乏系统管理。”
思明交警大队的李警官也承认,目前岛内中心城区出现的拥堵,不少都与路面施工有关。如果相关部门在施工前能看得长远些,做到“一次规划、一次施工”,尽可能减少对路面“开膛破肚”,市中心的交通会顺畅不少。
【症结2】“智能化”并非万能
一位来厦旅游的朋友曾告诉记者,据他的观察,厦门的交通管理在全国有两“最”——暗藏的探头最多,路面执勤的交警最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年厦门在智能化道路交通管理上的努力与成就。
事实上,直至今日,“智能化”还是厦门的交警部门最引以为豪的地方。早在2008年,我市就在全国率先推出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彩信服务平台,司机发生小事故后只要发送手机彩信便可撤离现场。很快,“聪明红绿灯”、车辆二次过街、事故处置微信平台等一系列打上“全国第一”标签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陆续上线。
这些在推出时足够吸引眼球的新举措,如今对厦门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善到底带来了多少实效?今天,交警部门的回答,明显比发布这些“新事物”的时候“低调”得多。
从今年1月开始,在厦门开车遇到轻微事故,利用手机上安装的指定软件,拍下事故照片并发送给警方即可简易处理,简称“事故拍拍”。昨天,交警也坦言,截至目前,使用这种“高科技”的市民“少得可怜”,当初让其扭转岛内道路拥堵状况的指望已成泡影。
相关统计数据,至今还让交警部门尴尬——目前,引发厦门道路拥堵的,七成以上还是这些“小事故”。记者近日在调查中注意到,厦门的很多司机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智能化”并非万能的,在道路出现拥堵前,希望更多地在路上看到交警(非协警)的身影,而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姗姗来迟”。
【症结3】“交通改善部门”应更给力
这些年,每当厦门某些路段即将实施交通管制时,人们常常会通过媒体读到一家机构的名称“市交通改善办”。这个设在市交警支队大楼内的交通管理部门,近来更多地还是以“道路交通管制方案”发布者的身份出现。
厦门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给厦门的交通改善部门添加了沉甸甸的责任。不过,据记者了解,这一本应由规划、城建、交警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办公室内,目前实实在在的工作人员并不多。
不得不承认,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对厦门复杂而又富含变化的道路状况进行新的交通流组织,市交通改善办近年来做了大量精细的工作。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他们的“改善交通”,一般是跟在施工单位启动工程建设之后进行的,相对于这种“事后”的交通路线重新布局,在“事前”对厦门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举措却极少。
当然,市交通改善办也曾对此做过努力。然而,其提出的方案,最终“落地”的更是“凤毛麟角”。一位内部人士举了一个例子:为了缓解文屏路往火车站方向的车辆掉头难题,他们曾提出在“领秀城”附近建设“U”形掉头桥的建议,但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该方案最终搁浅。
“交通改善部门”在改善交通方面不给力,让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徐蔚凯深感忧虑。他建议,市交通改善办应尽快地从当前“交通管制发布办”的僵局中走出来,更快更多地与规划、市政、城建、城管等多部门对接,在当前城市“治堵”已经刻不容缓的背景下,拿出切实可行的交通改善方案并尽快付诸实施。(记者 王元晖)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