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提5年新目标:残疾人生活水平接近"平均线"

2013年07月30日 09:38   来源:新华日报   唐悦 徐嘉艺

  “到2018年,残疾人平均生活水平要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的80%。”29日,省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五年新目标,为残疾人生活、康复、就业和参与社会谋划更多保障,实现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提高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

  【个案】 宝应县张维顺夫妻俩都是重度精神残疾,无固定收入,孩子上学,怎么生活?

  “一户多残,给予特殊照顾。能靠上的政策,都向他们倾斜。”该县残联副理事长胡大成说,当地低保每月450元,张家享受全额再上浮20%,加上重残护理补贴,每月能领救助金1180元,孩子直到大学学费全免,看病除医保报销外,还有民政医疗救助金。

  【数读】 “特殊人群,特殊保障。江苏有479.3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4%,涉及1/5的家庭,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省残联理事长高晓平表示,残疾人应享受比正常困难人群更多的保障政策。过去五年,我省初步建立残疾人特殊生活保障制度,18项医疗康复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器具适配等纳入医保和新农合;低保标准上浮20%以上,53.6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全额低保;3万多名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家庭中的残疾人领取60%低保金,解决他们最迫切的生活问题。

  今后五年,上述各项补贴标准还将提升,并帮助残疾人买保险,让他们优先优惠获得廉租房和保障房;全面实施低保外成年无业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有条件地区尝试残疾津贴制。

  每年10万残疾人家庭享受免费康复训练

  【个案】 宝应县泾河镇蔡桥的年轻妈妈杨朝萍自从得知女儿得了自闭症后,就再没出去上班。“这病不好治,要长期康复训练。但北京、南京一些康复机构每月费用三四千块钱,我们吃不消,什么时候家门口也能有康复机构?”2011年,她的愿望终于实现,宝应开了一家公办康复中心,而且不收费。

  建这家康复中心,宝应县投资1000多万元。这里有20多名专业康复师,还有大型感官综合训练和水疗设备,37名儿童康复后已进普小随班就读。今年有371名儿童正接受训练。中心还被纳入医保定点,费用即训即报。没经济压力,家长积极性更高。

  【数读】 0-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是我省率先之举,现已康复4.05万名(次)儿童。全省建成市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103家,还有300多家民办康复机构和1099个乡镇(街道)康复室,每年可为1.5万名残疾儿童和其他残疾人提供免费康复。全省还新建公办集中残疾人托养中心85家,乡镇(街道)、社区日托中心1025个,可托养2万名残疾人。

  今后五年,我省每年还将为10万户残疾人家庭提供免费康复训练。通过购买服务,在农村中心村、社区建立庇护托养机构,提供日间照料、组织简单生产劳动。

  每年扶持两万残疾人就业创业

  【个案】 在南京浦口区苏皖交界处的老山脚下,有个侯冲村残疾人扶贫合作社,残疾人胡祥峰就在这里上班。“过去我家全靠我打零工和开马自达,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我到合作社干容器苗栽培,月工资1800元,午饭免费。”如今,胡祥峰一年收入两万元,生活大大改善。

  该合作社支部书记孙进存介绍,全村147名残疾人中,75人有劳动能力,但大多生活贫困。2011年侯冲村将176亩种植合作社申请成为南京市残疾人扶贫基地,种植苗木。村里尝试将政府给的就业扶持资金,全部作为股金,入股合作社,无偿分红给村里最困难的17户残疾人,去年分红比例为15%;70多名残疾人签订长期用工合同。

  【数读】 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希望自食其力。过去五年,全省11.62万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盲人按摩机构开了774家,残疾人扶贫基地达460个,5万多名贫困残疾人脱贫。

  今后五年,江苏将推行残疾人“优先就业计划”,每年帮两万残疾人就业创业,实现脱贫,使城镇有就业条件的残疾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不低于50%。今年起,就将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岗位预留制度,通过购买社区商铺等方式开发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发展庇护性就业。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