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相声小剧场市场之路尚漫漫

2013年08月01日 06:04   来源:海南日报   陈超

海南福星相声社曲艺小剧场表演现场。

  作为一种源自北方的语言表演艺术,相声小剧场在海南的出现算是件新鲜事。6月中旬,我省首个相声社福星相声社在海口举行首场公益演出。这可以被视为自2007年开始的京城相声小剧场井喷在海南的落地。事实上,海南的曲艺小剧场近几年一直以草蛇灰线的形式发展着,只是现如今,许多业内外人士感觉,海南相声小剧场的时间到了。

  赶上开小剧场的时候

  2009年时,随着德云社、刘老根大舞台的影响越来越大,一股喜剧搞笑风潮从北到南席卷全国,海南也没例外。当年5月8日,由我省曲艺工作者组织发起的“笑声公社”在海口椰海大酒店举行包括相声、小品等在内的首场试演,著名笑星侯耀华到场祝贺。这个小剧场由时任省曲艺家协会会长的战友带领,他当时表示,这是填补了海南没有曲艺小剧场的空白。

  但一场试演之后,“笑声公社”就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日前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正在外地出差的战友对这段往事不愿多提。业内人士分析,定位不准是导致当时“笑声公社”夭折的主要原因。这让战友再次筹备曲艺小剧场时倍加慎重,他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正在海南运作一个新的小剧场,准备还不充分,包括何时能对外公布等具体事宜,“都还不好说。”

  海南日报记者从省曲艺家协会了解到,海南现有福星相声社和哈鹰爱心团队两支民间队伍在从事与相声有关的曲艺小剧场表演。成立于2010年的哈鹰爱心团队,主体为“哈鹰组合”,主要是在乡村进行黎族原生态音乐表演,“哈鹰组合”的两位主创邢日清和韦泽荣,进行了黎族方言相声创作的尝试,在少数民族语言地区获得好评。

  今年3月,在省内几大高校网站及天涯论坛上出现的相声演员招募贴,宣告“海南福星相声社”的成立。6月15日晚,福星相声社在海口举行了首场公益演出。

  福星相声社由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海南省曲艺家协会顾问武福星老先生担纲指导老师,相声社的班主,则是武福星的儿子武洲。“全国就海南没有相声小剧场了,我们既然有这个资源,就有责任来做这件事。”武洲表示,成立福星相声社,最大的意义是填补了海南的空白,而且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也适合在海南推广相声艺术,“曲艺的剧场表演重新在全国热起来,同时,听普通话长大的孩子成长起来,省内的岛外移民也越来越多,这都是推广相声的时机。”

  观众和演员都需要培育

  7月24日晚,海南日报记者随福星相声社第一次进入军营公益演出。小礼堂里,部队官兵对两个多小时的精彩相声表演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之前,福星相声社已与龙华区文化馆、微吧咖啡屋等联合进行了三场公益演出,场场爆满。这都是名副其实的小剧场演出,场地仅能容纳50多名观众。

  武洲对海口观众观看相声时的热情感到欣慰,“观众有年轻人、中年人,还有海南本地的老太太,她们也许听不太懂普通话的相声,但受现场氛围的感染,笑得也很开心。”这让武洲看到了发展相声小剧场的希望,“现在很多年轻人,从没看现场表演的相声,都是通过广播、电视甚至网络观看,小剧场相声反而给他们不同于以往娱乐方式的新鲜感。”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背景下,武洲开办相声社,从招募成员到推广宣传,都没有选择传统媒介,而是利用网络。武洲开通了福星相声社的微博,第一场公演时,武洲因为与国内知名相声演员有相互关注,公告微博达到2.8万次的浏览量,后来武洲主要与海南本土网络达人相互关注,在军营公演时,相声社微博的浏览量也在6000次左右。

  南海网阳光岛、天涯论坛等的不少知名版主、微博大V都对福星相声社予以关注和支持。但不同的声音也有,有的认为,相声是北方的艺术品种,在海南会水土不服,有的认为,现在的相声已不能针砭时弊,失去了艺术的最大魅力感。武洲表示,这都需要福星相声社在今后的发展中,用自身的表演做出回答。

  “海南还能有相声?”这是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福星相声社”时的反应。相声社演员的匮乏程度,远在武洲对相声观众的担忧之上。首演时,福星相声社仅有包括武福星、武洲在内的5位成员,现在也才10位演员。

  武洲告诉记者,当初他花了上万元在网上发帖招人,谁料一条回复都没有。相声社除了他和父亲的第一位社员,还是自己看到一名爱好者的帖子后,通过其留的联系方式找上门去招过来的。通过朋友推荐、挖掘熟人资源,才招到现在这些成员。

  除了武福星和武洲,福星相声社没有一位演员受过相声表演专业训练。“在北方有些曲艺学校,在培养相声演员时,一般得经过5年的科班学习,再接受登台训练1到2年,才能出师。”武洲有些无奈,“我们的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现在演出纯属业余爱好,都是大家利用周末时间,找朋友借会议室或者上我家去训练”。

  本土化与市场化

  传统相声是北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时代的变革中,相声艺术也不断发展出地方语种,1980年代,粤语相声诞生并在两广地区大热,但随着粤语相声艺术家的淡出而日渐式微。海南的相声小剧场,又该如何面对本土化及市场化的问题?

  “曲艺表演在海南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海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贾明慧认为,“2010年首届海南省曲艺大赛时,我们收到97件原创作品,这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他表示,福星相声社能让南方人更好地了解北方曲艺,同时也要注重与本地曲艺文化的结合。目前省内的相声小剧场都是公益性的,处于起步阶段,“现在要做的是先在市场上扎根,提高相声曲艺的普及率、知名度。”贾明慧介绍,省曲协也正在挖掘本地曲艺资源,加快相声艺术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武洲则坦言,相声本土化要考虑普通大众是否都能接受,较深层次的变化,对于现在的福星相声社而言还很难。现在福星社也主要是进行公益性表演,“这样几十人的小剧场,演员和观众没有大舞台的距离感,观众的宽容度也大,比较适合我们的生存。全国很多做了多年的相声小剧场,要说到纯商业化操作、盈利的,很少。福星相声社的近期目标是先有个固定的场子,能在市场上驻扎下来,利用副业去维持团队的基本开支,远期目标才是慢慢打造半专业的职业团队。”

(责任编辑:邓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