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正面配楼的二楼为民政局机关办公所在地,侧面主楼为林州市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大楼。
老办公楼,由多家单位共用。大门口和林州市民政局牌子挂在一起的共有9个单位的牌子。 记者 任国战 摄
连日来,100多家网站集中转发“林州市民政局举债千万建豪华办公楼”的消息,记者为此电话联系林州市委宣传部,他们称报道与事实不符。
网络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林州市民政局为自己建了一栋九层高的办公大楼,人均办公面积50平方米”,二是“民政局将办公大楼对外谎称为民政综合服务中心”,三是“民政局建楼因资金不足,举债千万”。
真相到底如何?7月31日和8月1日,记者两赴林州一探究竟。
民政局机关不在主楼,在配楼二层,人均6平方米左右
林州市民政局的新办公地址位于林州市区西北方向王相路的北段路西,远远望去,由九层东西走向主楼和两层南北走向配楼组成的高大建筑,确实有点醒目。
记者走近发现,和民政局牌子挂在一起的单位还有9家,包括市救灾物资储备库、林州市慈善总会等。
牌子虽然挂在一起,但办公场所却是分开的。
东配楼共两层,一楼为婚姻登记中心和民政便民窗口,二楼是市民政局机关办公场地,69人(13个科室)办公用房29间,总使用面积400多平方米,人均6平方米左右。其中,局办公室主任等4名股级干部同处一室,面积不到14平方米。
“去年4月我们才搬过来。”该局的一位女职工告诉记者,此前,民政局的一半科室和9个二级单位都分散在市区的不同地方,办个事要跑上大半天。“现在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无论从便民角度还是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来说,都应该是件好事。”她说。
主楼为“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分属7家二级单位
走进主楼,逐层调查,记者发现,每个楼层都已各有其主:一、二楼为救灾服务中心,三楼为慈善总会,四、五楼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六楼为城乡居民低保中心和殡葬管理所,七、八、九楼为社会福利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不过,记者发现,楼层里办公的人员并不是很多。对此,大楼负责人解释说:军干中心和慈善总会正在搬迁或即将搬迁。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瓦窑街的慈善中心和位于人民路东段的军干所。在慈善中心,正忙着协调为延安水灾捐款的元副会长对记者说:捐款活动一结束,我们就开始搬迁。而在军干中心,记者发现,搬家后的大部分房间都已人去楼空。
“民政事业是民生问题,低保中心、福利中心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服务的都是社会弱势群体,因此,我们把这栋容纳7个民政二级单位的大楼统称为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科科长郭玉林说。
民政局建楼未举债,不豪华
“资金来源在项目立项前就已解决,举债千万之说从何而来?”郭玉林一直负责大楼的项目建设,说起报道中的举债建楼,他一头雾水。
该局财务科提供的资料显示:整个建筑由三个子项目组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和福利中心,相继于2010~2012年间立项。资金来源有三部分:一是中央、省、市安排拨付的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共计1420万元,二是社会捐赠158万元,三是将原军干所、民政宾馆等旧房进行整体拍卖所得984.5万元,总计经费约2562.5万元。项目开工于2010年,东配楼去年初完工,主楼在今年初完工,项目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按照合同已支付工程预算的90%。
“网络上说我们盖的是豪华办公楼,你都见了,你说这到底豪华不豪华?”郭玉林指着外喷涂料、内墙批白的墙体对记者说。
在局长办公室采访时,记者看到:不大的房间内,没有空调,没有取暖设施,唯一的降温设备是头顶飞速旋转的吊扇,办公桌也是原来用过的掉了漆皮的旧桌子……
林州市纪委调查结果称,网络报道与事实不符
网络媒体报道“林州市民政局举债千万盖豪华办公楼”后,林州市委高度重视,于7月25日组成了由一名市纪委副书记牵头,纪检、监察、国土、住建局等单位组成的调查组,提出:如果媒体报道内容属实,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经过三天紧锣密鼓的调查,调查组出具了一份调查报告,结果称“网络媒体报道的林州市民政局举债盖办公楼与事实不符,网络报道的林州市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实际是三个服务中心(林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林州市民政综合服务中心、林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符合上级政策和精神,符合城市整体规划”。(记者任国战)
编辑点评
因为网络谣言“中枪”的,林州市民政局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形形色色的谣言接踵而至,让人防不胜防。微博上一条未经证实的“爆料”,在反复转发后,就有可能拥有了千万受众,形成舆论,对当事方造成巨大影响。
网络谣言多发的原因,一方面,网民往往快意于“发声”,却很少愿意担负传播责任、考虑传播后果;另一方面,政府信息的不公开、与群众交流的不畅通,加速了谣言的扩散和传播。
应对这一问题,北京多家网站已开始共建“辟谣”平台。但更需要的是,应该在全社会推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在面对传播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能力,营造理性、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从根本上避免网络谣言的泛滥。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