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孜县德庆村的农家书屋里,来自达孜县中学的念宗,抚摸着一本《阿古顿巴》的图画书,对她的同伴巴桑玉珍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本故事书。由于念宗的藏汉文水平不是很好,每次看到一半就半途而废,听说这次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免费赠送的图画书有三种“语言”:藏语、汉语还有图片“语言”,她非常高兴,决心一定要把这本故事书看完,把里面精彩的部分讲给身边的每一位朋友听。
念宗说到的这批有三种“语言”的书就是日前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免费赠送给农牧民的百种藏汉文图画书。
这些图画书以广大农牧民群众和青少年为对象,以藏汉文对照为体例,采用一图一文、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全景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法制宣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农牧业适用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取材广泛、主题突出、基调鲜明、体裁多样、装帧精良、绘图精美、译文精确,极具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可读性,他们的到来,给农牧区带来了一股读书潮,深受农牧民群众与青少年的欢迎。
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
对于出版编辑这批书的工作人员来说,读者的喜欢就是他们最大的成功,他们是成功背后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从2012年年底开始,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把百种藏汉文图画书工程纳入2013年的第一棒工程、经典工程、惠民工程、精品工程来抓。为了使工程顺利进行,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专门成立了百种藏汉文对照惠民图画书出版组织领导机制,由该局党组书记肖传江亲自抓,明确工作任务,层层落实责任。
肖传江曾多次组织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召开专题讨论会,研究如何才能把这批图书制作成最符合农牧区实际的图书。经过对农家书屋、寺庙书屋、社区书屋以及职工书屋的考察,借鉴有些成功书屋的经验,通过与农牧民面对面的交谈,他们了解到农家书屋应该具备“基层的味道”。
据介绍,我区从2008年开始试点建设农家书屋以来,历经几年艰苦探索,现已建成5451个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成效显著。但存在图书品种单一、内容大部分都是黑压压的文字的缺陷,对知识结构简单而单一的农牧民群众而言,让他们读懂而且喜欢上读书,那是有点难度。
因此百种藏汉文对照惠民图画书应运而生,符合了农牧民群众的“口味”,真正为农牧民群众办了件事实、好事。
精心策划 组织出版
这批书的成功出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自治区财政厅已拨付200万元前期出版经费,新闻出版总署以最快的速度批复,负责翻译、排版、印刷、校对的工作人员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图书的排版印刷,经常加班到深夜,牺牲了许多节假日的休息时间。
德吉桑姆是西藏人民出版社少儿编辑室的编辑。她看到自己曾经翻译编辑过的一页页的纸变成了一本厚厚的书,心里的成就感不言而喻。在翻译过程中,她曾碰到了许多困难。譬如:翻译一个比较生僻的词语,必须深刻领会汉语的意思才能把它翻译成 通俗易懂的藏语,每每这时,汉族同事们都会主动地帮助她,详细、耐心地向她解释。
还有一次,德吉桑姆约的稿子迟迟不到,在一再催促下最后交来的稿子,翻译质量根本达不到要求,语句不通顺、语言不流畅、前后用词不统一,这时退稿修改已经没有时间了,想放弃吧项目已经获批,唯一的选择只能由自己修改了。最后,德吉桑姆靠加班加点,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这部18万字的书稿搞定。
齐心协力 做好发行
扎实做好百种藏汉文对照惠民图画书出版发行工作,着力完善农家书屋建管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成效,对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造就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社会主义新西藏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图书出版发行管理处处长阿楠说,我区每个农家书屋现在平均有期刊、音像制品及图书等读物2000多册。预计最迟在年底,32万册藏汉对照图书将会全部补充到5451个农家书屋。 他们还会随时跟踪图书在农牧区的反馈情况,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新经验、新方法,充分利用知识讲座、技能竞赛等有效形式,帮助农牧民群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充分发挥好百种藏汉文对照惠民图画书教育群众的作用,探出好路子、试出好经验、作出好示范。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