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高温水塘干涸 陈心怡 摄
炎热高温导致作物干枯 陈心怡 摄
干得发白的土地,龟裂出一道道裂缝,大的可以伸进拳头;中药材白术出现叶片黄化、萎蔫缺水;山间的茶园叶片枯黄似秋天的落叶,一捻就碎……连续的高温少雨,浙江天台县三州乡遭遇了50年未见的干旱灾害,农作物绝收,甚至连吃水都困难。
在三州乡,民众靠政府送水度日。为了节约用水,不敢洗澡,洗完衣服的水再洗菜、洗碗,一水多用,艰难维系。
在浙江,和三州乡一样干旱的山区并不在少数。
7月份以来,浙江省持续40多天高温少雨,进入8月份,多地青色不再,出现大面积的嗷嗷待灌的枯黄植物。
来自浙江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数据显示,截至12日16时,浙江省11个市79个县(市、区)受旱,作物受旱面积合计388.5千公顷。因旱饮水困难人口61.7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大牲畜11.4万头。
13日,记者跟随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科技特派员郑俊波来到三州乡开展为期一周的抗旱救灾。
13日下午14时,天台的温度接近36度,看上去比较正常的天气。但是,记者三州乡上坑村里,扑面而来的是不正常的黄色,大量因干旱而枯死的植物,见证了这里此前连续的高温和干旱。
三州乡农业副乡长李刚告诉记者,七月至今,干旱少雨,让整个乡全面绝收农作物将近两百亩,受灾面积共1000多亩。
眼下本是夏秋茶采摘旺季,在当地的万亩茶园里,更多的是枯枝败叶。不少茶叶的叶面卷曲枯黄,一触即掉,地面上铺满落叶,有些茶树则已经完全枯死,成为干柴。
“温度太高了,人都吃不消,这茶叶怎活得了呢?”李刚直言,尽管早晚两次灌溉,但依旧杯水车薪,今年夏秋茶减产一半以上,还将直接影响明年的春茶产量,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再往山上走,记者看见了天台地道中药材——白术,科技特派员郑俊波无奈地指着白术说:“原本绿油油的而且到了块根膨大最快的时候,现在叶子被烤焦了,基本不生长了。”随即,郑俊波拔了一根给记者看,干瘪的根系,周边的泥土也是干裂成纹,“减产一半那是肯定的。”
“现在的办法,只能是灌水,但只能在上午8、9点前,晚上5点后。”面对持续的干旱天气,郑俊波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更科学的指导农民如何进行灌溉。
据悉,目前,浙江省有26个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正在一线指导农民抗旱救灾。
“现在只能祈求上天开眼,快点下雨吧,损失太大了。”相比于个体农民的无奈,台州天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梁光恒则有些绝望。
在他的种植园里,600亩的蓝莓、80多亩的猕猴桃、一万棵的红枫树以及西瓜种植完全受天的“控制”,几近奄奄一息。“如果一直不下雨的话,我估计明年的损失在100万。”梁光恒指着大片光秃秃的猕猴桃杆说,“现在根本不可能长出猕猴桃,我们把树叶剪掉,减少蒸发,保命为主。”
“昨天开始,我们部分村民生活用水依靠消防车送水来维持。”尽管干旱带来农作物的绝收和死亡,但农业用水对于李刚来说还是小事,民众的生活用水才是他最头疼的事儿。
“前两天我们还在用水塘以及井里的水,但昨天开始,都没有水了,只能靠送水维持。”
三州乡的村民丁小桂指着面前的干涸的水塘说。
记者看见,水塘基本烤干,水塘底也已龟裂,裂缝足有成年人的两个手指宽。
“我们现在不可能洗澡只能用水擦擦身,我的衣服也洗的不是很干净,因为用水紧张,我们洗完衣服的水还要洗菜,洗碗,反复利用。”丁小桂指着自己有些发黄的衣领给记者看。
为了确保生活用水,当地组成了送水小分队,通过消防车向9个村不断送水,每天至少送水上山15吨,缓解当地村民的吃水难问题。
三州乡一些年长者告诉记者,像今年这样的旱情,1967年碰到过一次,至今有近50年都没遇见了。(完)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