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南滨路骄阳似火,弹子石CBD工地一片忙碌。再过十来天,这里的“水空调”项目主体建设即将完工。
2006年8月,重庆首个“水空调”项目在北碚诞生。目前,全市已有重庆大剧院等20个公共建筑采用了“水空调”。
与公共建筑相比,民用建筑的推广进程却颇为尴尬——7年来,重庆“水空调”民用项目只有天湖美镇和万州清江·金水御景两个,建筑面积仅为30多万平方米,不及公共建筑示范项目的1/10。
与分体式空调比,“水空调”可节能40%;与中央空调比,“水空调”夏季可节能15%至40%,冬季节能40%至50%。节能效果显而易见,但“水空调”为何又进不了寻常百姓家?
本土市场遇冷,渝企转战他乡
重庆京天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琪近来很忙。因为公司在贵州、四川、湖北等地有业务,他频频往来于各城市间。
这种“多头跑”的工作状态,并非刘琪所愿。“2007年,重庆成为国内申报水源热泵科技攻关的城市。当时我回乡创业,是希望在重庆闯出一片天地。”
2009年,经政府部门牵线搭桥,刘琪参与万州清江·金水御景的“水空调”设计。因为打着“水空调”的旗号,老百姓很买账,清江·金水御景卖出了高价,开发商也大赚了一笔。
随后,刘琪又花了两个多月到区县调查,发现除了城口外,重庆的其他区县都有适合使用“水空调”的江(河)。
为了让“水空调”进入民宅,刘琪频频与开发商沟通,但却屡屡碰壁。刘琪心灰意冷之际,外地单位却慕名而来,请京天帮他们做节能项目。
“走出去”之后,刘琪发现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去年,京天的外地业务超过公司总收入的90%。
审批程序复杂,水资源费较高
京天的遭遇并非个案。
因为在本土市场遇冷,嘉陵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也转战外地。如今,市外业务占该公司“水空调”业务的80%。
“实际上,我们非常欢迎民用建筑使用‘水空调’。”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人士透露。
经过持续研发,如今重庆“水空调”的建设成本,只比传统空调高80元/平方米。多出的差价,只需3年左右,便可通过节能收益打平。即便如此,开发商对“水空调”仍不“感冒”。
“水空调”为何推广不动?
“开发商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刘琪谈到,重庆高端楼盘不多,像“水空调”这种需要增加成本的买卖,开发商不愿做。“水空调”是新事物,开发商还担心它会出故障,给物管添麻烦。
也有房地产企业为之心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曾专门就此进行过打探,但最后放弃,原因是:“建40万平方米的项目,安装‘水空调’的工期不过6个月,到建设、航道、环保和水利等部门跑审批,却要一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重庆坐拥长江、嘉陵江,办取水证必须通过航道、海事等部门,有的甚至要到武汉跑审批,程序复杂。
此外,相对较高的使用成本,也让开发商和市民纠结。有开发商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水空调”项目每天运行18小时、每小时取水量400吨,按重庆水资源费收费标准——每立方米0.1元计算,每天要缴的水资源费就超过了700元。
嘉陵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利华感慨,节能是个经济账。如果开发商和市民觉得搞节能亏本,哪个愿干?
呼吁一站式审批,为产业推广开绿灯
针对开发商的担忧,重庆大学教授刘宪英表示,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相比,“水空调”的保养程序并不复杂。重庆“水空调”产业已形成设备生产、设计、施工、安装等一条龙,后期维护不成问题。
为了让市民接纳“水空调”,刘宪英建议,完善“水空调”供冷供热计量方法,出台水资源费减免政策,以让更多市民能够接受。
“发展‘水空调’推动社会节能,不能局限于公共建筑。”业内人士则呼吁,我市在严格市场准入的情况下,可组建专门机构协调各部门工作,建立一站式审批制度,为“水空调”推广开绿灯。
事实上,湖北、江苏、沈阳等地已出台免征或减征水源热泵项目水资源费政策。据此刘琪认为,重庆不妨借鉴这些省市的经验,在规划上引导新建楼盘使用“水空调”,为“水空调”进入民宅消除后顾之忧。
记者 廖雪梅 见习记者 杨骏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