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是生姜销售旺季。记者采访发现,近期生姜价格涨势明显,多地价格连创新高。分析来看,生姜价格上涨与种植面积减少、姜农惜售密不可分。立足长远,需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保障机制,构建完善蔬菜生产流通体系,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以避免农产品价格频繁地大起大落。
多地生姜价格暴涨
“哈尔滨市场生姜最高卖8.78元/斤”“近两个月福州生姜价格翻番”“兰州市场姜蒜价格上涨进入6元时代”……近日,全国多地生姜价格暴涨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
济南市解放东路文博菜市场摊贩李宗风说,生姜现在批发价是4.2元/斤,卖价是5.5元/斤;一个月之前批发价格才1.5元/斤,卖价是2.2元/斤。
位于潍坊安丘市大黑埠村的安丘姜蒜批发市场是北方规模较大的生姜批发市场之一,这里的姜蒜等常年供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南方蔬菜市场。往南方销售生姜的经纪人沈兆平说:“生姜在‘毒生姜’事件后开始涨价,价格在2.4元/斤时稳定了一段时间,现在出货价涨到了3.5元/斤,价格也就是在过去一两个月的时间涨起来的。”
山东农业信息网对上周(8月5日-11日)蔬菜价格监测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山东生姜价格上涨281.02%。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到,6月下旬以来,全国生姜价格持续上涨,目前每斤价格已经超过5元,部分地区每斤价格6元到8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与6月10日相比,8月10日,全国生姜价格上涨逾35%。
“毒生姜”惹的祸?
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目前每天销售约100吨生姜,大多数生姜产地都是山东潍坊。这家公司总经理张玉玺说,农产品价格和其上市量相关,生姜价格上涨受到了“毒生姜”事件的影响。“商家和姜农销毁了一批不合格的生姜,农民看到今年生姜种植面积少,惜售囤姜待涨,生姜市场供应量急剧减少。”
长期关注葱姜蒜市场的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徐坤则认为,生姜价格上涨下跌有其自身规律,“毒生姜”影响只占到一部分。徐坤分析,在过去几十年,生姜价格都在波动,平均三年一个周期,“生姜贵贱不过一千天,主要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农民看贵就种得多,贱了种得少,循环往复。”
专家分析,生姜一年只有一熟,一般在每年3月份播种,10月底收获,期间生姜供应只能通过调出库存在冰窖里的生姜来调节。前两年,生姜价格持续低迷,姜农种姜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导致市场供应不足。
潍坊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王林武说,由于市场生姜供应量减少,新姜到10月份底才能上市,预计在新姜上市前期,生姜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新姜大量上市后价格会有所回落。
如何避免农产品暴涨暴跌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个别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市民买难菜农卖难的报道出现,从“姜你军”“蒜你狠”到“辣翻天”,舆论戏谑的背后充满无奈。
“生产环节缺乏调控手段,信息不对称,农民安排生产盲目性、随意性较大,容易造成农产品结构性短缺或者过量,引发价格失衡。”山东省委农工办副主任刘同理表示。
专家指出,从市场规律看,商品价格波动的幅度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弹性,弹性越小波动幅度越大。因为蔬菜等农产品供求弹性比一般商品小,价格波动自然相对大一些。不过,蔬菜价格的暴涨暴跌影响市场秩序,菜贱伤农影响农民利益,菜贵买难影响市民生活,从这个意义说,政府层面的合理引导很有必要。
“政府不要直接去干预价格,要在信息平台建设上做工作。”多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他们认为,避免“蒜你狠”“姜你军”频繁出现,应完善信息保障机制,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引导农户合理种植、适时销售,更好地维护农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还有专家表示,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是我国农业分散经营体系弊端的体现,集约化、组织化程度提高了,生产和销售环节信息容易掌握。“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也需要创新,比如各类市场主体开展订单经销,这样生产和销售环节就可实现预测”,徐坤说。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也认为,长久来看,要建立综合性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运营机制,实现市场上农产品供求的动态平衡。“农产品价格不是不可以涨跌,但是应有一个合理的度,而不是现在这样暴涨暴跌。”(记者张志龙、兴越)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