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14级风暴显威力后直袭八桂 "尤特"要在广西赖3天

2013年08月15日 08:38   来源:广西新闻网   

  核心提示

  昨日15时50分前后,今年第11号强台风“尤特”在广东阳江沿海二次登陆,以强台风姿态高傲“驾临”。其中心14级的最大风力在将登陆地搅了个人仰马翻之后,这条“飑线”脚步不停,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缓慢向西北行进,大约在今日凌晨时分,以强热带风暴量级从玉林北流到梧州岑溪一带进入广西。挟裹雷雨大风、个性十足的它,此番在广西境内停留时间预计超过72小时,我区防范工作亦将面临新一轮考验。

  影响:

  深入广西内陆 强风暴雨发威

  “从13日晚间开始,‘尤特’外围环流就已经影响到我们,桂东和沿海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过程,部分地区还伴随有7级以上大风。”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农孟松介绍,“尤特”的“先遣部队”已经抵达我区,南宁横县局部也已经出现大暴雨天气,其中新仲村在13日21时许,最大阵风达到9级。

  据介绍,“尤特”在行进过程中选择了翻越广东与广西交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云开大山的路线,受此影响,预计这条态度高傲的“飑线”强度将会迅速减弱,一下子降低两个等级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别看“尤特”力量有所减弱,但其整个云系结构还是比较对称和密实的,再加上西南季风不断向其输送充沛水汽,对广西,特别是桂东、桂南影响较为严重。“目前来看,‘尤特’南部云系发展旺盛,北部云系有所减弱,所以带来的风雨会出现‘南多北少’的情况。按其现在的移动路径,台风中心会从南宁东部经过,南宁大部将处于它的西侧,强风暴雨在所难免。”南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莉说。

  农孟松预计,今天,梧州、玉林、贵港、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宁、来宾等区域将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我区其他地区也有中雨、局部暴雨的天气。昨晚到16日为风雨影响较大时段,南宁以东,柳州以南地区会有300毫米以上累积降雨。黄莉预计,“尤特”今日凌晨从南宁市宾阳县、横县经过时,先刮大风,大雨随后而至,全市大部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平均风力6-7级,阵风9-11级。

  解读:

  “尤特”个性十足 停留时间较长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尤特”按照西北走向移动,最有可能先后穿过玉林、贵港和来宾。与今年前几次台风相比,它还真的是“个性十足”。“预计‘尤特’会在广西滞留72小时以上,核心影响时段风雨兼备。过后,其残留云系会与西南季风槽叠加,降雨还会持续。”农孟松表示,广西气象台除了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还在昨日增发了暴雨橙色预警。

  黄莉也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就算台风主要影响过了,对其后续的降雨也不能放松警惕。

  谈到“尤特”此番滞留广西时间长、与众不同的原因,农孟松解释说,首先,“尤特”登陆时达到强台风强度;其次,推动它移动的副热带高压东侧,失去推力的它,只好在广西中部盘旋。

  对比:

  强度虽不居首 影响却很罕见

  与之前几个影响我区比较重大的台风相比,虽然“尤特”不是最强的,但因为预计影响时间较长,已足以让它在广西台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1年7月,当年第3号、4号台风“榴莲”、“尤特”带来的大风和强降雨曾给广西带来严重灾害。左江、右江、邕江、郁江、浔江洪水泛滥,百色市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南宁也发生了1913年以来的最大洪涝灾害,贵港则出现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涝。

  此外,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从东往西扫过八桂南部,广西遭受1971年以来最强台风袭击。其带来的强度罕见的降雨,导致广西43个乡镇雨量超过300毫米,其中2个乡镇超过700毫米;另有16个县出现8级以上大风。

  此次,不管“尤特”最终带来何种结果,我们都要做好防御台风的完全准备。黄莉告诉记者,在她的印象当中,还没有过哪个影响广西的台风预计停留时间会超过3天的,“尤特”确实罕见。(记者 胡玲玲 通讯员 余兴明 梁岱云 实习生 潘楠 卢娇慧)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