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村官埋头苦干3年多 村民收入增3倍

2013年08月16日 10:29   来源:重庆日报   
    “唐书记,好久过来的?”“唐书记,天气大得很,进屋来歇下凉嘛。”

    8月14日,记者跟随重庆合川区草街街道桂林村大学生村官唐魏来到村里,一路上不时有村民热情地打招呼——都说大学生村官到村里就像“蜻蜓点水”,他因何赢得村民如此礼遇?

    在桂林村的3年多时间,唐魏通过修路、发展产业、搞旅游营销等,让村民的收入从2375元增长到8932元。农民荷包鼓了,当然认他这个人了。

    初来乍到,村民并不认可他

    “刚到村里的时候,情况可不是这样。”唐魏回忆,那是2009年8月,还在读研的他通过考试,成为了重庆合川区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分到草街街道桂林村,任村党委副书记。

    桂林村地处重庆合川最南端,在经济上,当时的桂林村在草街街道排名倒数第一,是不折不扣的困难村。

    唐魏上任第一天,镇领导就给他交办了3项任务:一是把路修好,二是把旅游和宣传搞上去,三是让村里的经济收入不拖后腿。

    听到这话,唐魏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干好。

    但当他搭了一辆摩托车,颠簸了一个小时来到村里后,村民却并没因为他的学历而另眼看待,有村民甚至当面对他说:“这么年轻,能干什么?”

    村里的情况更让他泄气:此前因为修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帮助群众搬迁危房,村级债务高达200万元;村里只有几个旧仓库和一座荒山,一年收入仅几千元租金,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收入来源;由于没通路,村民的蔬菜瓜果也运不出去,只能在地里烂掉。

    从修路到发展旅游,促进增收致富

    唐魏很快从泄气中冷静下来:“大家不买我的账是正常的,我只有用成绩去说服他们。”

    要致富,先修路。在大学时选修过土木工程的他自费租了一台测绘仪,并以每月1000元的工资雇了一名学土木工程的学生,请他帮忙。一连两个月,唐魏和这名学生每天几乎都在翻山越岭进行测绘。终于,修路方案做出来了,当他把方案送到交通部门时,连对方都大吃一惊。

    由于修路配套资金十分有限,短缺的3万余元需要自筹。唐魏毫不犹豫捐出3000多元,多次去街道和区级部门协调资金。此后一年多时间,全村27个村民聚居点道路全部连通,新增人行便道47公里。村民们笑称,过去通不了车的桂林村,如今竟有了“三环路”。

    路修通后,唐魏又把目光瞄向了产业发展。桂林村的特色是瓜果蔬菜,他想利用这个优势搞乡村旅游,把游客请进来消费。

    在街道和村领导的支持下,唐魏又一次开始了翻山越岭的工作。连续走访3个月后,他精选出华蓥山游击队旧址、九九连潭、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等景点。

    而今,桂林村全功能生态景观园雏形已经形成,一日游基本开发完成,游客可在此听山歌、赏桂花、品桂花茶、喝桂花酒、垂钓等,每年吸引游客约8万人次。

    成为村民口中“能干人”

    过去3年多时间,桂林村的集体经济由街道最后一名提升到第六名,这成绩实属不易——因为其他村都有不少工矿企业,这让遵循绿色发展的桂林村短期内还无法企及。

    但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上,桂林村却由2009年的2375元增长至2012年的8932元,增长近3倍,赶上了街道的平均水平。

    2011年底,唐魏从全国各地各级组织部门选派的1万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国十佳选派干部”。5社村民宾之海说:“他的付出我们是看在眼里的,现在大家日子越来越好,这样的干部我们欢迎。”

    去年,3年的村官任期满了,经过考核,唐魏进入重庆合川区经信委,但桂林村党委副书记的职务并没有卸下,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打响村里白肉枇杷的名气,打造重庆市著名商标,这样村民才能继续增收。”唐魏说。

    

(责任编辑:武学佳)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