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郑州首次大范围悬挂“捕蝇神器” 数日超一半丢失

2013年08月16日 07:29   来源:大河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16日讯大河网报道:远看像鸟笼,近看原来是捕蝇笼!近几天,郑州市区多条街道上出现的这种“捕蝇神器”(如图),让市民颇为好奇。据悉,目前郑州已有数百条街道和多个游园挂起捕蝇笼,用物理方法捕蝇灭蝇,提升环境卫生。

  物理灭蝇捕蝇笼挂上街头

  “这是啥?”昨天,市民王女士经过林科路北侧人行道时,意外地和这种捕蝇笼来了个近距离接触。只见笼子外层是约1米高的鸟笼状绿色纱网,内套一个锥形纱网,下端悬挂一个黑盘,盘内盛着一些褐色饵料。笼子上配挂的过塑说明卡显示有“捕蝇笼”、“郑州市爱卫办”等字样,并提醒市民:我的身上有许多病菌,为了您的健康,请不要接触我!

  根据说明卡上的电话,记者联系到了一家科贸公司的技术总监赵先生。他说,几天来,他们根据郑州市爱卫办的安排,在一些道路及游园内悬挂了2000多个捕蝇笼。

  “捕蝇笼在多条街道大范围悬挂,今年是第一次。”郑州市爱卫办相关负责人魏先生说,从2010年开始,他们尝试让企业购买卫生服务,起初尝试在干枯河段、游园等处悬挂捕蝇笼,通过物理消蝇,减少喷洒药品对环境的污染。因为效果不错,今年开始大规模悬挂捕蝇笼。目前,第一批已悬挂了两千多个,主要在餐饮场所比较集中、卫生保洁不太到位、居民集中或人流密集的不适合施药杀蝇的路段。

  丢失较多

  这东西最好别摸

  “只可惜,挂上去后已经丢了不少。”赵先生说,工作人员发现,目前已有50%以上的捕蝇笼丢失。他们在12个游园悬挂的捕蝇笼,3天后已经有9个游园的捕蝇笼消失,“可能是有人好奇,拿回去玩了”。

  据介绍,捕蝇笼是一种物理灭蝇装置,主要消灭家蝇,由骨架、外网、内网、诱饵盘托组成,盘托内是引诱苍蝇的诱饵,由苍蝇引诱素、动物性蛋白等制成,工作原理是利用苍蝇起飞斜向上飞的特点,当苍蝇闻到饵料香味,便会从盘子边缘飞落到盘子里,食用饵料起飞后,被锥形纱网罩着,只好从锥网顶端的小洞进入套在它外围的鸟笼状纱网,长时间飞不出去便会被饿死在笼中。在苍蝇密度比较大的地段,一个捕蝇笼一天能捕捉苍蝇1000只左右,但需要工作人员及时清理,更换饵料。“诱饵本身并没毒,但捕蝇笼及其诱饵,市民最好不要触碰,另外拿回家后如果不及时更换饵料也不能用。”

(责任编辑:西西)

闂佸憡甯掑Λ鏃堟閳哄懎绀嗛悽顖e枤缁愶拷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