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海七十二小时过境免签拉动“邮轮经济”

2013年08月21日 17:25   来源:新民晚报   周晓东 刘勇健

  从今年元旦起,上海在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口岸对45国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截至8月初,已有7312人次享受了此免签便利,比去年同期48小时过境免签人员增加了673.8%。这是上海边检总站总站长助理徐爱明昨天做客东方网嘉宾聊天室时透露的信息。

  据透露,根据新版《出境入境管理法》有关条款,过境免签外国人搭乘的交通运输工具由原来的国际航班扩大到国际航行的航空器、船舶、列车,但仅限24小时离境。新法为搭乘邮轮过境而未持我国签证的外国人办理临时入境手续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促进“邮轮经济”和境内旅游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昨天的公安部“中国边检·阳光国门”服务品牌宣传日活动中,徐爱明回答了东方网网友的提问,介绍了新版《出境入境管理法》、“阳光国门”服务品牌内涵、边检机关职能作用、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上海边检首部微电影《国门之约》正式上线等信息,共有90多位网民上线咨询。

  政策解读

  网友:一外国朋友乘坐邮轮抵沪游玩2日,再转机出境,能否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解答:申请在上海72小时免签过境需要具备3个条件:属于72小时过境免签范围的45个国家公民;持有本人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72小时内已确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机票;自上海浦东、虹桥机场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

  符合72小时过境免签条件的外国人应当向载运其抵达上海的航空公司提出,由航空公司或者旅客本人向上海边检机关申报。边检机关经审核符合72小时过境免签条件的,可以为其办理72小时过境免签边检手续。根据新版《出境入境管理法》有关条款,如果乘坐邮轮或客轮从境外来沪,持有订妥座位的24小时内离境的联程客票,边检站经审核后可以为其签发临时入境许可,但不能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周晓东 刘勇健)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