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水污染调查兴起 水环境问题愈发受民众关注

2013年08月21日 15:59   来源:新华网   杨丁淼 周畅

  抽取水样,加入试剂,来自安徽合肥师范学院的黄提太看着手中的量杯频频摇头。这杯从淮河蚌埠段八里沟闸取出的水样加入试剂后颜色深黑,在磷酸盐比色卡上已经找不出与之对应的颜色。黄提太说:“这说明此处水中总磷含量已经严重超标了。”

  今年初夏,一张关于淮河“癌症村”的地图在网上广为流传,让这条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重要河流备受关注。

  来自全国26所高校的31名大学生在安徽民间环保组织“绿满江淮”的帮助下成立“安徽绿色营”,黄提太便是其中之一。一行人从淮南出发,沿淮河徒步55公里到达蚌埠,通过发放问卷走访和实地检测的方式,一路探访淮河流域的水质状况。

  “藿香正气水当饮料喝,累了就席地而卧,午休从没超过一个小时,虽然辛苦,但很有收获。”兰州理工大学的郜敏自豪地告诉记者调查成果,“淮河流域工业企业中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现象已得到有效改善,但部分工业企业常常擅自关闭污水处理设施,偷排污水。工业污染仍是淮河污染的重要原因。”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我们在几个污水处理站的上游和下游分别取样检测,竟然发现很多在上游不达标的水样经过处理,指标没有任何变化”,南京邮电大学的徐云飞声音沙哑地说。淮河流域的部分化工园区空气质量很差,从调查开始他的嗓子就很不适应。

  “绿满江淮”淮河项目负责人李琪介绍,“安徽绿色营”已经组织多年,此前也曾就巢湖蓝藻问题进行过调查。大学生在水质调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上有所欠缺,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体现了民间环保意识的高涨。

  环保专家认为,数十年来,尽管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和污染整治力度,但由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水环境问题仍面临较大压力,这也使得民间的水污染调查力量逐渐兴起。

  今年60岁的河南老人霍岱珊人称“淮河卫士”,是民间保护淮河的一面旗帜,为淮河污染问题奔波了多年。在十几年来的淮河治理中,霍岱珊和他的公益团队为国家提供了许多关键性的一手材料。

  “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上游那些‘会说脏话的排污口’已经很难找到了,” 霍岱珊表示,“现在这里的水质是四类水,你看不到污染,也闻不到怪味儿,但是水体中的持久性化学物污染、重金属超标等仍然存在。”

  在湖南长沙,曙光环保公益发展中心团队日前开展“饮用水调查”志愿活动。活动负责人刘曙说,由我们民间环保力量出力,义务检测居民饮用水,进而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是全社会共同保护水资源很好的形式。(记者杨丁淼 周畅)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