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建决胜收官之年 美丽新玉树引旅游界"青睐"

2013年08月22日 13:58   来源:青海新闻网   崔永焘

  8月21日,由青海省旅游局组织的两岸旅行商、主流媒体考察团开始对重建决胜收官之年的玉树进行考察、踩线,谋划玉树旅游新布局。

  21日下午,考察团一行结束在塔尔寺景区的考察之后,乘机赶赴玉树。当飞机平稳地降落在玉树机场时,考察团一行立即被巴塘草原的美景“惊呆了”。各位“久经美景”的旅行商和媒体老记们全都屏住呼吸,狂按快门,直到机场工作人员再三催促,才依依不舍地出站。

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一角。 本网记者 崔永焘 摄

从当代山观景台向不同的方向望去,结古镇呈现出不同的美丽。 本网记者 崔永焘 摄

从当代山观景台向不同的方向望去,结古镇呈现出不同的美丽。 本网记者 崔永焘 摄

从当代山观景台向不同的方向望去,结古镇呈现出不同的美丽。 本网记者 崔永焘 摄

考察团成员从当代山观景台观摩美丽的结古镇。 本网记者 崔永焘 摄

  考察团先后来到正在加紧施工的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和当代山山顶的观景台,实地观摩重建之后美丽新玉树和整体风貌,感受玉树人民和重建大军的强大信心。考察团成员从当代山观景台放眼望去,阳光下的结古镇格外美丽,各具特色的建筑物令人从心底发出由衷的赞叹:伟大的玉树人民、伟大的重建大军……

  22日,考察团成员还将前往新寨嘛尼堆、文成公主庙、勒巴沟等景点进行观摩、踩线。考察团由来自台湾、香港、新加坡和青海主要旅行商和中央主流媒体部分编辑记者组成。

  据悉,玉树灾后重建文化旅游公建项目投资3.8亿元,规划了康巴艺术中心、地震遗址纪念馆、玉树博物馆、格萨尔文化中心等项目和旅游重建项目41项。已开工建设38项,完工32项,未完工项目预计9月底全面完工。各地重要旅行商对重建后的新玉树和玉树文化旅游品牌格外青睐,纷纷看好玉树成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经济,期待在玉树“体验式”特种旅游开发中分到一杯羹。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