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唯一入围央视最美村官候选人:乡亲在上

2013年08月26日 07:51   来源:海南日报   杜颖 洪宝光

    

  定安县龙河镇天池村女支书张译尹成为海南唯一入围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村官”的候选人。记者王凯摄

  扎根农村的年轻党员张译尹,以弱小身躯为天池村百姓抒写下一个个“不平凡”,一个信念始终在她心里流淌———乡亲在上

  第一次和她见面是在夜里。

  怀孕37周,她快生了,却让玲嫂开着摩托车7公里载着她颠颠磕磕地找来。她笑说:“村里阿婶过去生娃,前一天还在田里干活,我不能比阿婶们差。”

  这位来自农村基层的年轻党员,老百姓评价她:“就是生在我们白石岭山下的好姑娘、好书记。”

  当晚,她举着扩音筒号召村里给考学的孩子捐款。深夜11点,加上自己那份,她把1520元钱认真交给了村干部陈若山,“收好,这是给孩子们的上学钱。”

  又是忙至深夜的一天,站了几小时,阿尹出现孕肿的腿更肿了,小钉珠平底鞋怎么也穿不进去,她用力跺跺后跟,当拖鞋踩着,疲惫地回了家,只将身影留在了灯下。

  她是定安县龙河镇天池村党支部书记,29岁,叫张译尹。

  这一晚,我还说不出她的美。

  她对土地有深情 俯首朝下,请缨最基层

  3年前的这个月,龙河镇委派张译尹下天池村,身边的同事没吭声。

  大家知道,来镇上工作3个多月的张译尹还没关注过天池,也不知道这是个“冒尖尖村”。

  龙河镇前往龙门镇302省道旁,依次坐落三个村:水竹、菉林、天池。

  几十年,三个村庄纠纷不断,还出过轰动一时的“大事”:1983年,三村有群伙抢农民收获的菠萝,新闻曝了光,“这把全县的颜面丢尽了。”从此,三个村被县里老百姓说成水、菉、天“三路大军”。

  久乱必带来贫困。颇有地缘优势、依山傍水的天池村2010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900元,发展缓慢。

  张译尹“走马上任”,村里老少瞪大了眼,“说来了新支书,就这瘦干的女娃娃?”

  “女娃娃”来了便埋头访户走村,在基层工作30多年的镇委书记许声耀看在眼里,他有直觉,这小姑娘眼里有硬气,一定能做出点啥。

  80后,不是每朵鲜花,都在温室中长大。

  张译尹出生于1984年,儿时跟父母到定安南海农场。做割胶工的父母,让译尹从小知道了生活不易,她曾跟着爸爸深夜2点起床割胶,看着父母亲走2公里路一扁担一扁担地挑水,浇灌公家的胶园、茶园,可自家连米都不够吃。她懂得,农民的日子艰辛。

  父亲张运裕的教育方式是少言多行。译尹10岁那年去放羊,她邀上村里小伙伴“撒欢儿”去了,回来时羊丢了。张运裕第一次一巴掌打下来,母亲吴建芳舍不得,父亲推开她,“将来腿要扎进泥土的人,这一巴掌,让她早点知道什么是责任!”译尹哭着出门,找羊找了一天一夜。

  “土地为生的农民,日子太苦,但凡公家事接过了手,责任大过天。”对张译尹来讲,16年后面对眼前的天池村,又何尝不是这样。

  “这1000多人的‘家’,我得当!”

  大学毕业后的张译尹,来到龙河镇工作,她记得父亲的话,腿要扎到泥土最深的地方,镇里还不是最基层,一定请缨下乡村,无论乡村多贫穷、道路多艰难。

  她对群众有忠诚 水患面前,敢拿命换命

  火山岩之上的天池村,西南高、东北低,像一个个底部不平的水碗。

  9月进村办公这天,村干部来了,带着张译尹在村里走了一圈,羊肠小道布满黑色火山岩,几个路口都得靠爬。“这路你们走得惯?”张译尹问。

  “还行吧!”干部刚说完,一脚踩到石头色的牛屎上。

  到村里的日子还没数过30天,一场灾难扑到眼前。

  9月底,定安暴雨一场连一场,村民对雨司空见惯,没怎么防范。10月13日本以为快停了,特大暴雨又再度袭来。地势低洼的东队和北队水位蹭蹭上涨。东一村60岁老人陈宝荣在厨房做饭时水到了脚踝,端碗进屋吃饭时,水没了膝盖。

  东二村情况更糟,80岁的陈将信和王玉月老人牢牢被困。老两口4个女儿都不在村里,张译尹跑到门前时,水没过了村民的腰。

  往前每一步都艰险,但里边有老人,怎么办?村里人正想办法拴绳子,没反应过来,张译尹一步就冲了出去。

  暴雨中趟着没了肋骨的水扑腾,她双手往前平举,拉住困在床上的王玉月,脚沉了一下,转身用力把婆婆背了出去。

  这情景惊住了所有人:这姑娘敢拿命救人?

  王玉月对译尹的感激都把持在心里,直到去年。阿公陈将信回忆,老伴临走前伸出5个手指,“我那5个女儿啊……”亲女儿没背过她,多的那一个,在老人心里,就是张译尹。

  13日深夜,转移了乡亲的张译尹站在洪水里,“一刻都不能等了,排洪沟必须马上挖,否则水位高过地势2米,不堪设想!”

  2天2夜,挖掘机昼夜开工,顺洪水流向的东、北方挖出了3条长长的排洪沟,张译尹大雨里守工地,没合过眼。

  90多户被围困村民获救的2天后,在成功挖通的排水沟口,人们又一次见到了她,雨衣贴在身上,阿尹眼睛通红,满身是泥,双脚被大水泡得发白,脚背到处是被刮的血口子。

  美丽,被第一次以这样的形象定格在了乡亲心里。

  她对乡村有作为 捐款修路,从未有迟疑

  村委会主任陈棣钊说,持怀疑态度的乡亲,从此心底有了对这姑娘的一股暖意。

  救灾吃的苦,让张译尹感受到修路的迫切。

  “村里一条完整的硬化路都没有,外面的车进不来,村里的农产品也出不去。”乡亲们觉得张译尹说得有理,可路要拓宽,得动村民的“祖宗地”,地是命根子,谁家都不愿意。在中二队,路要拓到陈朝庆家的竹林,200根竹子值几千块,老陈不舍得;村民蔡淑玲家公的牛棚也在路中间,“要拆了棚,4头牛搁哪里?”

  更大的难点还是资金问题。多年的贫困,村里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办公经费就2000元,修路那是每公里几万块的事。

  为修路,村里发起捐款。村委会文书孙善卿一直没琢磨明白,为啥捐款名录上无故多出了2500块钱。

  “后来才知道,是译尹自己掏的钱。”村干部王首凤说,2500元意味着什么?3年前她的月工资才900多元。

  捐了款,阿尹拿不出多余的钱给父母邮回去,给弟弟寄学费,天池村乡亲知道了这事,心里被烫得滚热。

  “村支书白干活还搭钱,眼前这几个平方的地咋就拿不出来!”老支书陈锦淦第一个喊出来。

  乡亲们开始主动买沙买石,原来躲在家里的开始到村委会捐款。修路闹得厉害的陈明焕三兄弟,听说了捐钱的事,商量一夜,将自家槟榔树砍了,让出了200多米。修路几乎牵动了天池村所有家庭,张译尹没日没夜地跟着村民一起干。

  2年后,9条2.2米宽村道、140余条巷道,总长逾8公里的路,在以农民自筹资金为主的条件下全部修好了。路通的那天,乡亲乐呵呵地脱下鞋,光脚踩在平整的地上。上年纪的人流泪了,祖辈一条石头小道,运啥都靠肩挑背扛的农民,第一次用小货车将种子拉到了家门口,用车把橡胶槟榔拉出了村外。

  借着修好的路,张译尹带着天池村人整治村容,将10里外白常肚水库的清水引进来,打造了天池湖和驿站,包装起一个“上有瑶池、下有天池”的文明生态村。天池在定安“百里百村”中迅速崛起。美丽,开始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流淌绵延。

  她对生活有挚爱 谋富创富,让农民受益

  富裕是发展乡村的最终目的。

  张译尹见过村里一个叫陈苗苗的小女孩,像极了10岁时挨父亲训的自己。

  陈苗想上学,可家里掏不起每月40块的生活费,她含着泪跟亲戚到外地帮工去了。村干部对张译尹说,“靠接济,这样的困难户太多,你接济不过来。”

  张译尹心里阵阵酸疼,“她叫苗苗,可我们没能耐护住这棵苗……”她对村干部说,得让每户家庭都富起来,穷困农民家的“苗苗”才回得来。

  天池村1500多人,人均土地不足1亩,人多地稀,发展不了规模化农业,结构调整就只能落在林下经济和特色农产品上。

  0.117毫克,每千克土的硒含量。天池村的土地,虽是火山岩上的薄薄土壤,但泥土富含硒,译尹隐隐觉得,围绕富硒作文章,说不定可以闯出一条致富的正道。

  天池村从此更加惜地如金,在张译尹带领下开始阔步发展林下鸡养殖,少种水稻,改种卖得上价的红米和黑米。

  一件事很多村民不知道。张译尹也怕改良品种失败,农民担风险,让爱人谢新强舍了广东韶关的工作,在黄竹搞了种养场。谢新强说,“养鸡是译尹的主意,可这几年,译尹不着家,养鸡场成了我为天池村人养林下鸡的试验地。”

  天池村林下鸡2年时间突破了万只,定安一道名菜“荜拔根炖鸡”来自天池。红米和黑米被打上包装走进了商场超市,村民心里算笔账,“尽管红米黑米亩产仅700斤,但高端市场价格约10元,比起水稻,收入翻了番。”

  当过27年村支书的陈锦淦说,30年前,我们天池村种油麻籽在龙塘镇(即今龙河镇)排了第一,30多年沉寂间就过去了,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咱们村的东西在镇里、县里叫得响,拿得出去,这日子过得值!

  从基础设施到转型种养殖,天池村3年发生了巨变,村民人均收入从2010年不足2900元,至2012年底突破7000元。村里过去“爱惹事”的青年,因环境的改变,团结起来,一门心思钻进了增收发展,改掉了戾气。

  农民收入翻番,可离天池村不远的译尹家还是老样子。一次,张译尹回家看父亲张运裕,临别她问:“您有我,可什么福也没享到,这几年我没能帮上家里,你怪我吗?”

  老父亲心疼地说,“怎会怪你,我的傻女儿,一生我就以你为骄傲。”

  走在今天的村庄,天池村人都管她叫“我们的张书记”。8月22日,农民陈朝太为儿子升学摆酒,他对乡亲说,“我们不懂讲嘞,将来也让孩子跟着书记,一定有出息!”

  心里装着高高似天的百姓,双腿扎进泥巴最深的土地,眼里映着农民收获的实景,这是一个党的基层干部的无悔选择。

  带着共产党员的忠诚气息,绚烂于天池湖畔美丽的紫薇花,正面朝朝阳微笑。这一刻,我深深地被她的美震撼……

  短评

  百姓情怀的生动写照

  这是一个美丽村支书的美丽事业。短短3年时间,天池村能够发生巨变,与这位年轻的村支书不无关联。张译尹把自己的成长成才融进最基层的土地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动容。

  虽是一名弱女子,张译尹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坚韧的力量。她不惧天灾,在磅礴的暴雨中敢拿命换命,用弱小的身躯扛起了陷入危险之境的老人;她不惧地险,在闭塞的山路前凝聚起村民修路的决心,自己也捐出近3个月的工资,跟着村民没日没夜地干;她不惧人穷,在人多地少的矛盾里冷静分析、因地制宜,带领村民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农业,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就是靠着这股韧劲,“冒尖尖村”走上了越来越富裕的康庄大道。而与此同时,她却顾不上自己日益年迈的父母,也顾不上正在读书的弟弟。这种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为村集体奉献、为群众服务的精神,不正是百姓情怀最生动的写照吗?!

  爱民、护民、为民,张译尹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美丽风采。我们相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与榜样作用的带动下,像张译尹一样的基层干部会越来越多,带领着海南的乡村走向更加富裕、美丽、文明、和谐的春天。

(责任编辑:邓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