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民借手机接连遭拒 拷问社会诚信

2013年08月26日 10:11   来源:西海都市报   袁震

  如今,几乎人人有手机,公用电话越来越难找。如果手机忘带或手机没电,遇到急事,想要借个手机打电话,却也是难事。公众场合,能否借到手机,无疑是一道对当今社会诚信度的检测题。

  借手机接连遭拒

  8月21日下午,西宁市民盛女士和朋友约好在省城解放路见面。可是,盛女士在乘出租车赶往解放路的途中发现,自己的手机没电了。因事情比较急,她想借出租车司机的手机给朋友打个电话,但出租车司机却拒绝借给她手机。

  到了解放路,盛女士看到朋友还没到,就想再给朋友打个电话。但她在解放路找了十几分钟也没有找到公用电话。于是,盛女士再次想到借个手机打电话。

  然而,盛女士先后向5家沿街店铺的老板和4名路人说,自己有急事,急需打个电话,而自己的手机又没电了,想借用手机,却都遭到拒绝。有人说,自己的手机也没电了,有人说自己没有手机,还有人干脆说自己的手机不外借。

  盛女士说,考虑到有些人心疼自己的电话费,她还提出,可以把自己的电话卡装在对方手机上打电话,或向对方支付电话费,但仍然没有人借给她。盛女士说,连同出租车司机在内,她先后向10个人借了手机,但都被拒绝。

  打工女出借手机

  就在盛女士心急如焚之际,突然看到路边一家拉面馆门口,有一名30岁左右的女士正在玩手机。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这名女士提出借手机打个电话。

  这名玩手机的女士得知盛女士遇到困难后,很爽快地将手机借给了盛女士。盛女士很快联系到朋友。和朋友见面谈完事情后,盛女士再次来到那家名叫“天源”的拉面馆,想要对那位借给她手机的女士表示感谢。但那位女士却说,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况且借手机用用也不是什么大事。盛女士问她的姓名,她也不说,盛女士提出补偿她一些电话费,也被婉拒。

  最后,盛女士通过拉面馆一名服务员得知,借给她手机的女士姓蔡,是天源拉面馆一名打工者。盛女士感慨道,借手机这样一件小事,让她感觉到现在人们的防范心理真是太重了,缺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幸好还有蔡女士这样的好心人。

  社会诚信需要大家努力

  陌生人向你借手机,是借还是不借?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大家都提到了同一个问题:“骗子太多,不敢借。”

  市民王先生说:“看了新闻,不少人都是被人借手机,后来手机被抢走了。还有的打出了高额话费,让人受不了。”而市民张女士则说:“万一借出去拿不回来,不是一堆麻烦事?”为了避免麻烦,干脆不借。

  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部副教授韦仁忠说,以前人与人之间都非常信任。例如,很多人都给邻居留了自家的钥匙,无论外出多久,都能放心地将家交给邻居或朋友照看;外出、等车,经常托陌生人帮忙照看行李;看到老人倒地,路人争相搀扶;而给陌生人带路、帮人取物、替人垫钱等事情也很平常。

  然而,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骗局让人们的善行处于尴尬之地,不少人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愿帮助人。除了借手机这样的事件,还有曾经广泛引起讨论的老人倒地无人敢扶、救助他人反被诬陷等现象。这些不良现象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防备心理越来越重,而相互间的信任却越来越少。

  盛女士借手机,考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而这个行为连连遭拒,反映出社会诚信度不高。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冷漠,如果不能在全社会建立良好的诚信机制,我们的社会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和谐。而社会风气的转变,除了在全社会努力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以外,普通市民也需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自信地伸出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希望盛女士借手机遭拒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再成为新闻,更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自己的行为,夯实社会诚信的基石。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