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2015年将建成岛内“两小时旅游交通圈”

2013年08月27日 16:24   来源:人民网   

  海南省自从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在原国省干线的基础上,新建的国际机场、港口、铁路与环岛高速公路,己共同架构起一个快速立体交通网。

  2009年国务院颁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同年,省委、省政府编制出台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中线地方高速公路和万宁至洋浦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形成全岛“田”字型高速公路网络;全面提升现有国道、省道技术等级,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2015年底前建成西环铁路,形成岛内“两小时旅游交通圈”。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压力同在。围绕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海南如何构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如何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海南交通人正在做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干线公路网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据统计,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仅两年,全省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30亿元,比“十一五”年投资多一倍以上。截至201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29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2.5公里;路网密度达到67.6公里/百平方公里;我国第一条海岛高速铁路—海南东环铁路(308公里)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完成行政村通硬化公路15000多公里,目前已形成以环岛高速公路为主动脉,“三纵四横”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乡村道支干相联,贯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岛的公路网络格局。

  据介绍,2013年刚出台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公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公路交通适度超前发展”的目标,在未来三年内,海南将按“东西互动、南北并进”的思路,全面启动“田”字型高速公路建设,打一场高速公路建设攻坚战,加快海南旅游公路建设,努力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跨越。“十二五”期间,海南将投入600亿元用于公路建设,其中投资306亿元新建高速公路里程452公里;投资100亿元建设旅游公路460公里;投资164亿元改造国省干线1000公里;投资30亿元改造县道砂土路1100公里。计划到2015年末,全省通车里程达到2.4万公里,国省干线路网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0%,路网密度达到70公里/百平方公里。

  同时,海南省公路局负责人称,为实现“公路交通适度超前发展”的目标,将把2012年的要求确定为“建设提速年”,按照“强推、强投、强管、提速”和“海南交通要在全国抢占一席之地”的要求,下大决心全面推进。年内己完成总投资13亿元的海口至洋浦西线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投资27亿元的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完成投资13亿元的海榆西线国道等一批国省道改造工程项目。2013年一批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将续建和开工。

  探索投融资新模式,破解交通发展“瓶颈”

  1994年,海南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公路规费征收改革,撤销了全省公路收费站,“一脚油门踩到底”的海南模式享誉全国。此项改革之举无疑是成功的,但对多元化的交通建设投资体制也有一定的制约,如何破解交通建设资金的“瓶颈”,成为当前较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2011年,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推动,于同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海南交控,为搭建新的交通投融资平台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交通投融资平台的组建,建立多元化筹资的长效市场化机制,有利于多渠道筹集公路建设所需的资金,降低政府直接负债,摆脱对银行贷款的严重依赖,形成“政府监管、平台筹资、委托代建”的投资建设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和监督等宏观职能。海南交控首次引入BT模式建设中线高速公路屯昌至琼中项目,完成项目融资34亿元;完成莺歌海盐场6000亩土地注入和海南高速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另外,在土地储备、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4条高速公路资产划入等方面也取得新的成效。

  “十二五”期间,海南省将继续充分利用已经明确的政策措施,积极拓宽交通运输建设融资渠道,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和资源优化配置。

  将继续争取交通运输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海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对外通道建设;争取交通运输部把海南高速公路列入路网改造计划及对旅游公路建设资金的补助等。

  同时,积极落实海南省各级政府的配套支持政策。切实落实省和市县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用于公路建设的专项资金,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尽快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各级政府责任清晰、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公路投融资长效机制。

  继续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落实项目贷款,多渠道筹集公路建设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吸引境内外各种资金采用合资经营、合作经营、BOT、转让经营权等多种方式参与公路项目的投资和建设,特别是旅游公路和一些效益较好项目。

  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实现职能有机统一

  据介绍,海南建省后,公路管理体制机制一直在积极的探索中,也走过一段不平坦的路子。建省之初,海南省公路局为省直副厅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独立行使人、财、物管理权,全省公路实行垂直管理。1996年,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理念和公路养护引入竞争机制的思路,撤销海南省公路局,设立海南省公路养护质量监督中心,负责公路养护质量监督和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同时撤销各市、县、自治县公路分局,路政管理职能划归所地方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经过几年实践,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着政企难分,事权不清,决策、监督与执行职能重叠等许多弊端。2006年,经海南省编委同意海南省公路养护质量监督中心更名为海南省公路管理局,负责对全省国省县道公路养护与管理,省养公路实行垂直管理。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是海南唯一设置的承担公路管理的机构,目前实行省管市(县)垂直管理的体制模式,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在整合各方资源,发挥整体效益,统一指挥、高效运作快速应对公路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2年7月,海南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由属地改为统一,由省公路养护质量监督中心统一管理。2007年1月,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将西线、海文高速公路养护权委托给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为实行全省高速公路的统一管理,省交通运输厅决定将委托养护合同期已满的环岛高速公路西线段和海文高速公路收回省公路管理局管养,争取近期收回东线高速的管养。目前,海南省公路管理局正在向省编委会申请成立海南省公路管理局下属单位“海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理顺当前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以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形势。

  随着海南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现行路政执法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正在申请成立海南省公路管理局下属单位“海南省公路管理局路政总队”,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建立养护与路政有机统一的公路路政执法管理体系。

  《公路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作。海南的县道共有2850公里,其中省级列养的县道有2460公里,这是海南独有的养护管理体制。近年来,海南省公路局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在乡镇一级逐步成立了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初步落实了乡村道路的责任主体。

  打造特色旅游公路,构建海岛观光长廊

  在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海南省政府提出了“国际旅游岛就是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理念。按照这一理念,海南省公路局把公路的建、管、养融入到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具体实践当中,把公路作为生态景观长廊建设和传播公路文化的主要载体,结合沿途风景、人文元素,推行“一路一景”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路,力求达到“人在画中游、车在景中行”的公路景观效果。

  2012年,海南省公路局认真贯彻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绿化宝岛”行动的战略部署,全力实施公路绿化工程。截至11月,省养公路共植树及绿化8500多亩,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在长期的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公路绿化模式:即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原则出发,一是充分利用海南热带雨林气候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公路路肩、水沟、平台“三位一体”绿化,使之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二是立体布局,使之逐步形成有草、有花、有乔木的低、中、高层次分明的景观长廊;三是坚持自然景观与人文设施的协调、和谐,凸现沿途人文景观色彩,提升公路的文化品位。

  近年来,公路局重点对国省干线公路、立交、重要城镇、旅游景(区)点出入口绿化空白处,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绿化工程改造,打造绿化“精品工程”,完成了海口美兰机场出口路、海口西延线快速干道、博鳌亚洲论坛会址出口路、洋浦立交、洋浦出口路等美化绿化工程,使旅客一踏上征途,就能感受到沿路两旁椰树摇曳风光旖旎的美景。

  海南省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类型多变,在公路绿化过程中,尽量保持公路沿线大自然的风貌,少留人工斧凿的痕迹,增加公路绿化景观的可观赏性。目前已打造出多条微丘田园风光型、滨河热带雨林型、滨海椰风海韵型等各种极具地域特色的生态景观公路。

  同时,海南省公路局还充分利用景观石、观景台点缀,营造公路文化景观,充分体现海南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主题,做到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的有机结合。如海榆中线阿陀岭段利用回头曲线山坡设置草坪字“五指山风光好”,白沙什邦线九架岭地段利用山石结合景观刻字“雾绕青峰”“碧岩泉声”等等,实现“一路一主题、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景观”,多处可以“听海南公路讲故事”。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