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深圳机场夜间打的难 近一小时才等到车

2013年08月29日 08:12   来源:晶报   

市民在机场排队等候的士。

  近一小时才等到车,夜间机场打的好难!

  市交委客运管理局表示将出台举措,科学调度出租车辆

  进出港航班存在差额、绿的无法进入市区、的士候车区管理有待改进……连日来,晶报记者采访市民、出租车司机、出租车行业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解决机场打的尤其是在夜间打的难的问题。市交委客运管理局回应称,将出台改善举措,通过科学调度满足市民对于机场打的需求。

  调查分析

  三大原因导致打的难

  1

  进出港航班有差额,来机场的车比要走的人少

  “深圳机场夜间进出港航班存在差额,出租车司机去机场拉客积极性不高!”出租车行业人士表示,出租车运营方式流动性强,有乘客进港需求,才有出租车流动到机场。据记者了解,我市出租车行业每天在机场运行服务车辆达4000辆(次),运载乘客2000多人次,占疏港乘客总量的16%左右。而下午5时至晚上9时往往是抵港航班较多、出港航班较少,有统计数据显示,晚上7点机场进港航班约108个,但出港航班只有78个,其中有30个航班的差额,这就意味着带来抵达深圳机场的出租车明显比其它时段要少,乘客抵达机场后,往往比平时要等候较长时间才能坐上出租车。此外,我市出租车在晚上7点半以后往往需要交接班,时间前后要1个小时,客观上对进入机场的出租车数量产生一定影响。

(责任编辑:邓一)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