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东浙商达50多万 创办企业2万多家

2013年09月02日 08:40   来源:南方日报   龙金光

  昨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座无虚席。墨西哥前总统埃内斯托·塞迪略、爱尔兰前总理约翰·布鲁顿来了,经济学家李稻葵、许小年也来了。在为期一天的“第二届全球浙商高峰论坛”中,与丁磊、楼忠福、王均豪等千余名“浙商”,齐聚改革开放及经济转型最前沿的广东,深刻解读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探寻世界经济环境的变迁与中国经济转型的机遇,为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贡献智慧,为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寻找路径。学者建设性的见解,官员开明宽容的纳言,现场掌声不断。

  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甘肃省副省长李荣灿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并致辞。

  “第二届全球浙商高峰论坛”由广东省浙江商会主办。该会会长邹立胜表示,本届论坛以“新环境·新动力·新出路”为主题,立意正在于突出一个“新”字,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我们深知并坚信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适应新环境、产生新动力、找到新出路。

  招玉芳在开幕式上致辞。她代表广东省政府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浙商朋友积极到广东拓展市场、创办实业、创造品牌、创新技术做出的骄人业绩,以及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粤浙两省交流合作所作的贡献。招玉芳表示,当前广东全省上下正努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突出创新一批新机制、催生一批新政策、打造一批新平台、发展一批新产业、上马一批新项目、培育一批新增长点。广东新一轮改革发展为广大浙商朋友提供了新机遇新商机,诚挚欢迎更多浙商朋友积极来粤投资发展,扩大和提升在粤经营业务,深化与广东的强强联合,积极探寻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携手开创互利共赢发展的新篇章,共同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新贡献。招玉芳强调,广东将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为浙商来粤发展做好全方位服务,打造更为优良的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广大浙商在广东做大做强做优。

  熊建平表示,浙商作为一个地域性的群体现象,崛起于现代、盛行于当今,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浙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勇于开拓市场、善于创新的企业家。他们不仅在浙江本土迅速成长发展,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走向省外、国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650万浙江人在全国各地务工经商、创办企业,投资总额超过4.5万亿,还有150多万浙江人走向海外,在世界各地创业发展,这800多万在外浙商是浙江人民的骄傲,是浙江发展当中的一份极其宝贵的资源。

  广东与浙江同处沿海地区,经济合作交流素来紧密,目前在广东的浙商有50多万,创办各类企业2万多家,其中不少企业已经成为当地的知名企业。

  熊建平希望广东浙商情系家乡、担当使者,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促进浙江与各地经济、技术、人才、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