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首次评定巴拉圭国家信用等级

2012年01月05日 11: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上海1月5日讯 (记者李治国) 大公决定将巴拉圭共和国的(以下简称“巴拉圭”)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均评定为B+,评级展望负面。评级结果反映了受政府治理水平低、经济脆弱性明显、金融与外部流动性风险较大等影响,巴拉圭本、外币偿债能力较弱,中长期财政风险加大与外部信心不足将使其偿债能力有下降趋势。

    评定巴拉圭国家信用等级的具体理由如下:

    一、社会问题突出长期制约经济发展,政党间矛盾尖锐阻碍国内政治和经济改革进程,中期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难以消除。尽管杜阿尔特与卢戈两届政府推行的结构性改革使社会经济有所改善,但未能根本解决的政治腐败、两级分化和土地高度集中导致的无地农民抗议频繁等将长期制约经济发展。同时,因巴拉圭各政党间矛盾尖锐,执政党与国会长期对峙,国内有关财税、土地等改革意见难以统一,未来政治经济改革将面临巨大阻力,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在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

    二、经济发展水平低且整体脆弱性明显,未来两年受高通胀与外需减弱影响,经济增速将大幅放缓,并在中长期内维持4%左右的增长水平。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低端,巴拉圭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而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初级农产品使其经济呈现明显脆弱性。未来两年,在国内通胀高企和外需疲软的背景下,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8%左右。中长期看,因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和基础性因素难以有效改善,其经济将维持在4%左右的温和增长水平。

    三、发展水平较低的金融对经济支持力度不足,金融体系较大潜在风险不利于未来经济稳定运行。巴拉圭金融发展水平低,且银行业危机较为频繁导致的居民对本国金融体系信心不足,使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限。同时,国内银行业外资占银行部门总资产比重长期高于50%,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内信贷增长过快并增加银行坏账风险,加之金融监管薄弱等,巴拉圭金融体系潜在风险较大,且不利于未来经济平稳运行。

    四、近十年财政盈余使政府债务负担率持续下降至较低水平,但受制于政府财政资源有限,财政管理能力薄弱,财税改革受阻等因素,中长期财政风险不容忽视。2003年后政府实行财政紧缩政策使其长期维持财政盈余,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率不断下降,并在2011年降至11%。但迫于国内公共设施落后与居民改善生活状况的要求日益强烈,国会通过的2012年预算案将加大财政支出,并使政府财政2012年和2013年转为赤字。受此影响,预计2012年和2013年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率将分别增至12.4%和14.1%。尽管政府债务规模不大且以长期债务及援助性贷款为主的债务结构使政府短期偿债风险可控,但税制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财政资源有限和税制改革一再受阻将使政府未来财政收入提升空间有限,加之财政支出压力增大与政府管理能力薄弱,巴拉圭政府中长期面临赤字恶化风险,政府偿债能力将被极大削弱。

    五、创汇能力薄弱、外部信心不足使巴拉圭外债短期化特征日益明显、外部流动性风险长期存在。经常项目长期逆差且未来仍有扩大趋势使得巴拉圭自主创汇能力薄弱,外部融资依赖度加大。银行业危机与主权债务违约历史,以及农业部门较为明显的外汇支付风险使巴拉圭外部信心十分脆弱,长期资本流入不足,负债短期化特征日益明显。截至2011年6月,巴拉圭短期外债占总外债比重已升至50.3%,加大了未来外部流动性风险。

    鉴于未来一段时间巴拉圭经济增速将会放缓,金融风险可能愈加突出,加上财政转为赤字且外部流动性风险上升等,导致国家偿债能力趋于恶化。因此,大公给予未来1-2年巴拉圭本、外币国家信用评级的展望均为负面。

    

(责任编辑:尹彦宏)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