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车务段客乘车间:一名绿皮车列车员的采暖日志

2012年02月09日 14: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雷汉发、通讯员张明 苗红俊 刘新华
    春运以来,由邯郸车务段客乘车间值乘的邯郸至潞城的6423/6024次旅客的乘务员们努力克服太行山区寒冷,冬季温度低,绿皮车设备陈旧老化,车厢密闭不严,保暖性能不强的困难,用辛勤和汗水给旅客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旅行环境。

    出乘前

    “冬季列车采暖工作每年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课题。如何保证绿皮车内温度,还要加强独暖锅炉的操作,严格用火管理,确保列车的绝对安全,冬季采暖工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2月8日,在乘务员的出乘会上,列车长张静和以往一样重点强调了要严格取暖锅炉的操作,并在趟计划中专门提醒列车采暖人员,注意检查客车锅炉水位,每名列车员做了锅炉欠水和按规定清灰的安全预想。

    接车

    接车后,刚刚放好装着乘务员备品拉杆箱的列车员刘喻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车厢的锅炉。她仔细检查了锅炉的水位表,虽然显示有水,但她还是不放心的按规定打开各个阀门,使用电泵从三角水箱向锅炉补水,两分钟后,溢水管出水显示水满,“刚接车,绝不能麻痹大意,这样才能让人放心。”

    为了保证炉温火势,她打开炉膛门,开始清理炉灰、炉渣,打好了火底。

    清理炉灰则是个非常脏的活,只见她用火杵从上捅,往下掏,清理出来的炉灰还要用水浸湿,飞起的灰尘落得满头、满脸都是。“这一路上我至少清灰20余次,灰袋装满五六袋。”

    “铲煤时必须仔细观察,小心煤块里有雷管等易爆物品,还要将掺杂的石头用手一个个捡出来,整得满手黑。”

    “做的不错,就是再把卫生搞搞。”清灰后,紧接着刘瑜开始向炉膛里铲煤,列车长张静过来进行巡视检查,刘喻马上用抹布对各个表阀进行擦拭,用铁桶在车厢里接了水,冲刷炉室,认真将散落在地上的炉渣清理干净。这时车内广播传出了准备迎接旅客上车的广播声,刘瑜又抓紧放置好备品,做好迎接旅客上车的准备。

    途中

    “人勤才能火旺。”这几天格外的冷,刘瑜在列车的行驶途中每隔20分钟,就要走到锅炉前打开炉门添一次煤,她通过勤添、少添的技巧,充分保证了炉温在60℃—90℃之间,使绿皮车厢内温度稳定在18℃。

    不多时,刘瑜检查锅炉时发现锅炉水表指针掉下一格,她马上使用电泵补水,可是忙碌了半天,三角水箱内的水面也不见下。

    “电泵坏了,用手摇水泵补水。”只见她上下反复摇动着水泵手把,摇动了几十下后,三角水箱的水用完了。她看见锅炉水位还没有达到要求,就利落的拿起水桶,一桶桶从相邻车厢拎来水,再举起来注入三角水箱。

    这一拎就是十几桶,忙了半个小时的刘瑜此时已经大汗淋漓。

    “车厢里真暖和,列车员费了不少的劲,我的老寒腿再也不受罪了。”看着窗外寒风瑟瑟,车内温暖如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笑着的说。

    交班

    18时49分,6424次旅客列车缓缓驶入停稳邯郸车站,当所有的旅客走出车站后,客车上的列车员才开始整理好备品,各自检查着车厢连接部位的采暖锅炉,她们在仔细封好火,防止发生夜间因灭火而冻坏管道的事故出现后,才走下客车,排列着整齐的队伍,拉着备品拉杆箱向车间走去。

    “虽然烧锅炉时弄得鼻孔里都是黑灰,手脏得只有回家用刷子刷才能洗干净,但我和其他列车员很喜欢乘务工作,因为我的辛苦工作给旅客带来了温暖,就是再苦再累也值了。”

    刘瑜说,跑一趟车回来,锹把上的木刺经常扎进手里,全身又酸又痛,可面对下一个班的的乘务工作,她还是豪情满怀。

    这就是一个列车乘务员的心声。(中国经济网记者雷汉发、通讯员张明 苗红俊 刘新华)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