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玉树一同收获——玉树地震两周年采访纪行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和新玉树一同收获——玉树地震两周年采访纪行

2012年04月06日 14: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马玉宏、通讯员田得乾


    国旗下的新校园

    4月2日一大早,记者前往位于玉树州结古镇玉树县扎曲北路111号的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一路上看到身穿蓝色校服的孩子们陆陆续续向学校走去,在校门口记者碰上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扎西达杰。扎西达杰的女儿桑德尖措今年8岁,在一年级8班上学。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个学校修的太好了,女儿能在这里读书,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走进校园,刚刚落成的3栋教学楼,在蓝天白云下显得美丽而壮观。

    校园里将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宽阔平坦的操场上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在学校团支部书记更求求福的口号下,2700多名学生面向国旗,整理队形、脱帽、举手敬礼。在国歌的伴奏下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和初春的朝阳一同放飞孩子们的梦想。今天在国旗下代表学生发言的是四年级2班的同学索南西然,他讲话的主题是“感恩与励志同行”。他说:“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恩政府,给我们创造了学习机会;感恩老师,带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

    校长尼玛江才说,新落成的校园面积已达到14693平方米,比原来的校园扩展了一倍。现在学校共有160名教师、2762名学生。一栋图书艺术楼,一栋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为了抗震,教学楼设计成了“E”字形。教学楼后边正在修建新操场,包括一个室内体育场,一个篮球场和一个200米的塑胶跑道,新操场将在6月20日交付使用。

    因行政楼还未启用,摆着一张陈旧的办公桌,两副高低床,一个小火炉和一张旧玻璃茶几的简陋办公室里,尼玛校长告诉记者,从这次地震中自己有两个深刻的感触:一是没有祖国的支撑,没有民族之间的亲情,这种灾难是度不过去的。二是所有因伤被转移出去的牧民群众都有一个共同的心语——当今社会没有知识,就永远走不出草原。

    校长还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学校110名孤儿的吃饭问题,四川正轩公益组织筹集资金专门修建了一个食堂,还派了5名师傅每天专门料理这些孤儿们的一日三餐。

    在孤儿食堂里,正在忙碌的正轩公益孤儿辅助项目主管张玉琴告诉记者,食堂早上为孩子们准备的是馒头、糌粑和泡菜,中午是米饭,配一荤一素两个菜,晚饭是炒面、面条或鸡蛋炒饭。张玉琴说:“这里的孩子最需要关心,虽然自己能为他们做的不多,但能让孩子们吃饱饭安心读书,自己心里就踏实了!”

    上午10点多,记者随尼玛校长来到教学楼。走上教学2楼,一幅《祖国在我心中》的画面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幅画中间是一颗大红心,红心里面是国徽和天安门,左边是国旗、党旗和团旗,右边是国土面积、人口和军旗、队旗的图案,还有象征和平的鸽子和代表孩子的气球。尼玛校长说,这些都是吸取内地学校的长处,然后结合玉树特色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操。

    3年级教师的办公室里,正在批改数学作业的王艳老师2007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信息技术专业,今年3月开学时才从囊谦县调来。她说:“地震以后这里的孩子们需要更多的爱抚和关心,现在学校教学条件好了,硬件设施也很齐全,孩子们对汉语教学的接受能力较强,所以对自己的工作蛮有信心。”

    在学校计算机教室,看到40台崭新的电脑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分4排一字摆放,校长说现在学校共有两间计算机教室,每间54平方米,以后打算每间再加配10台,这样50台计算机就可以保证每个孩子人手一台。在安装了投影仪、能一次性容纳四个班256名学生的阶梯教室,校长指着宽大的投影幕说:“有了投影设施,上课时生动形象,孩子们不会感到疲劳,也方便了教学。”

    尼玛校长说,要将自己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当地的民族特色融合在一起,让教室走廊、过道等这些静态的墙体活起来,变成不同色彩、不同风格、不同寓意的文化长廊,创造出更加浓厚的校园氛围,最终带出一流的教学队伍,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中铁工地施工忙

    4月3日清晨,天气晴朗,记者随二局指挥部党委书记王月明前往胜利路商住组团2项目施工现场进行采访。

    在施工现场,到处都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声。一台挖掘机正在施工,铲斗下不时冒出青烟,显得很吃力。项目经理田晓东说,这里是原先修建的便道,由于表层有80-100厘米的冻土,施工前必须先要平整好。随同的王书记指着空中左右转动调配原材料的塔吊设备说,本来像这样四五层的楼房,一般用龙门吊就可以,成本也低,可是塔吊虽然成本比高,但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施工效率高。

    在一处三面被在建楼房严实包围的空旷处,48岁的钢筋技工林师傅正在加工钢筋。只见他一手紧握钢筋,一手操纵钢筋弯曲机,眨眼间的功夫,两根钢筋在他手中变成两头带钩的建筑用材。林师傅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说:“我干这行28年了,在汶川参加过重建,在九江抗过洪,参加过鹰厦铁路建设,还到过新疆、哈尔滨等地,玉树工地刚来两天,气候还有点不适应,慢慢就习惯了。现在我一天能加工2吨以上的钢材,粗的螺纹钢一天能加工10多吨,一天下来可以挣到300多元呢!”

    距施工现场12公里的搅拌站,是中铁二局用20天的时间建起来的,去年7月投入生产。占地30亩大的搅拌站上矗立着8个18米高的搅拌罐,几台罐车和一台装载机正在工作。田小东告诉记者,搅拌站自备发电每度成本达到了5元多,原材料的价格和运输费用也很高,从兰州拉运一吨水泥到这里成本高达820元,全部完成重建任务需要十几万吨水泥和十几万吨的沙石,所以付出的成本代价很昂贵。

    午饭间指挥长黄光省说,在建设扎南民居点时,有一家牧户的人每天跑到建设现场来看。后来才知道那个人叫多杰,由于经常和我们的员工见面,所以到后来就交成了朋友。过了两个月,当一栋80平米的新房子盖起来,一家人住进去的时候,多杰的儿子陶徳曲扎很兴奋:“这个房子真好,不但有客厅和厨房,还有两个卧室,卫生间也有,住在里面真舒服!”

    下午,与有约在前的柴泽杰书记来到胜利路商住组团1项目部施工现场。项目部经理蒲生园告诉记者,组团一项目3月底开工建设,共4.2万平方米,33栋商住楼。只见路两边的楼层上工人们正在忙着施工,空中两台汽车泵正高举着输送管分别向两边绑好钢筋的楼上浇筑混凝土。看到现场忙碌的工人,记者也顶不住诱惑,顺梯登上了正在给一楼铺面圈梁浇筑混凝土的28号楼。

    这里离地面高出4.5米,从上面往下看,感觉有7、8米的样子。在这一面积足有300多平米的层面上,只有三名工人在操作。一名手拿着遥控器控制浇灌臂的方向,一名肩扛着浇灌臂末端进行浇筑,一名拿着震动棒捣实混凝土。在浇注现场,记者发现工人在离地面4米多高的地方工作,脚下只有30多公分宽的圈梁艰难移动却都没有系安全带,感觉不很安全。正在现场巡逻的安置部长邓礼林向记者解释,这栋楼一层的建筑面积是300平方米,一般用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浇筑完一圈。这些浇筑工人每工作四、五个小时就换一次班,为了浇筑时灵活移动,就没有系安全带。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会及时补上这一课。

    在采访返回的路上,柴副书记讲起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9月中旬他们一项目部在下拉秀乡苏鲁村施工时,工人们发现在工地旁住着一位67岁的老尼姑,每到夜晚靠酥油灯和月光生活。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李仁军和大家商议为老人家做些什么,大家建议给她家安盏照明灯。说干就干,很快,从工地的发电机旁拉出了一根电线,明亮的灯光照亮了低矮昏暗的土坯房,让这位藏族老人告别了67年的昏暗生活。老人很感动,逢人边说,中铁员工是她‘最亲最亲的亲人’。

    采访感言:

    在玉树的日子里

    马玉宏

    4月4日,为期6天的玉树采访之行划上了一个句号。

    在玉树的日子里,记者马不停蹄地的奔波于结古镇、巴塘乡这些充满生机、孕育希望的地方,随驻村干部感受灾后牧民新生活、参加玉树县三完小升旗仪式、走进央企援建指挥部和施工点,来到建委会和居民安置点……

    在玉树的日子里,每天都能接收到巴塘草原传递的真情问候,每天都能感受到灾区干部群众焕发的新面貌,毎天都能感受到数万名建设者带给人们的惊喜。但是,几天来,记者却始终纠结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如何真实表达出灾后重建两年来,这个更为饱满、更为生动,涅槃重生、呼之欲出的崭新玉树?

    在玉树的日子里,铁力社居民安置点,东风村的蔬菜基地,扎北居民住宅小区,结古街头看到的一张张笑脸,是今日新玉树的真实表情,尽管还不能完全读懂它所包含的深刻意蕴,但我相信,这一张张金灿灿的笑脸,一定是所有为玉树灾后重建付出辛劳和关怀的人们为之期待和梦寐以求的!(中国经济网记者马玉宏、通讯员田得乾)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