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将印度国家信用评级展望调至负面

2012年08月13日 19: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上海8月13日讯 (记者 李治国) 大公将印度共和国(以下简称“印度”)国家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至负面,同时维持其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BBB+。印度经济增长放缓,政府推动改革能力不足,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偿债能力存在下降趋势。

    调整印度国家信用评级展望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下:

    一、面对经济增速下滑局面,政府难以迅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中期内经济呈放缓态势。由于国际经济低迷导致外需不振、高通货膨胀抑制国内消费等原因,2011-2012财年印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5%,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但央行受制于以批发价格指数(WPI)衡量的通货膨胀水平仍处于8.8%的高位,无法采取较大幅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各级政府的高赤字状态也压缩了其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空间。近一年来,以国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面对经济增长放缓、财政赤字攀升等不利局面,试图通过推进改革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几项重大政策措施均受挫折。大公判断,2014年大选前政府推动重大经济改革仍面临较大阻力。综合以上因素,预计印度经济未来两年的实际增速将分别为6.1%、6.3%,通货膨胀将保持于约7%的高位。由于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推动重大经济改革能力不足,印度中期内经济增长难以达到近五年8%的平均增速。

    二、多种不利因素导致各级政府财政赤字难以压缩,财政失衡局面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侵蚀政府偿债能力。在经济放缓和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印度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补贴大幅增加,推动各级政府财政赤字升至10.1%的全球较高水平。鉴于当前经济景气周期下行,财政大幅度增收难度很高,而削减财政补贴则面临重重政治阻力。此外,高利率导致政府融资成本上升,已占财政支出约20%的利息支出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以上因素使印度中央政府下一财年5%的财政赤字目标难以实现。预计未来两财年中央政府赤字率将分别达到5.7%和5.5%,各级政府赤字率也将处于9%左右的高位,带动各级政府债务负担率在2013-14财年小幅上升至70%。

    大公在调整展望的同时继续维持印度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BBB+的主要理由是:尽管印度经济呈一定程度的减速特征,导致长期较差的财政状况更为突出,但直接影响因素是欧洲债务危机深化、全球经济放缓造成的外需下降,基于其丰厚的人口红利及有望提升的投资效率,印度仍保持较为强劲的经济增长潜力。因此,大公本次仅把未来1-2年印度国家信用评级展望调至负面,并继续关注其市场化改革进程能否持续推进,从而遏制经济下滑态势、改善政府偿债能力。

    

    

(责任编辑:耿敏)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