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出行比例达44% 治堵须提高私家车门槛

2012年12月31日 11:2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资料图片

 

    据北京市交通委29日透露,2012年北京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超过2060万人次,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4%,成为中国公交出行比例最高的城市。 作为一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上下班高峰期间,交通拥堵、打车难等问题一直有待解决,一到天气不好、逢年过年时,这些问题就更加突出。对此,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表示,治堵必须提高私家车门槛和成本。

 

    北京市官方统计显示,近十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每年大约增长60万人左右。虽然采取了机动车摇号购车政策,但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仍在持续攀升,早已突破500万辆大关。由于人口、车辆的密集和城市规划等原因,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城市均出现早晚交通高峰车辆集中、交通拥堵的“城市病”。“必须进一步协调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否则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北京绕不过去、躲不过去的课题。”北京市社科院院长谭维克说。

 

    今年9月,北京由小雨和“双节”引发的大堵车,令不少公众至今心有余悸。而“经过治堵后”,每小时不超过25.3公里的平均时速,让一些公众相信,15公里/小时并非危言耸听。同时12月7日,一辆急救车因交通拥堵,花40分钟才跑完3公里,车内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遗憾丧生。在舆论的反思声中,社会车辆“不让道”领受了大部分指责,而“无道可让”,却是另一重无奈现实。

 

    12月28日下午,北京大部出现降雪,给本已拥堵不堪的交通再添压力。下午6点,在通往天通苑的雍和宫地铁站,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在很多乘客看来,像这样的争吵、甚至发展到打架,在北京的一些地铁线路里并不少见。听两人争吵的内容,原来是排队造成的。一些乘客说,雍和宫地铁站是通往北京最拥挤的小区——天通苑的重要枢纽。每天下午5点半到8点,地铁车厢总是会被乘客塞个满满当当,而排在门口,挤不上车、或故意等下一班车的乘客,很多时候都会被后面的人抱怨。乘客说,这条线路上的吵架之所以时常发生,原因就是这条线路太拥挤。每天,他们一大早就像打仗一样,挤上从天通苑开出的地铁,一般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才能赶到单位,而忙碌一天后,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地铁回家,有时碰到挤不上车的情况,难免心头火起,克制不住自己。赶上交通拥堵,很多人都会因为烦恼而心情浮躁。据统计,目前北京地铁系统每天运送的乘客量已经突破800万,这一数字在今后还会继续攀升,巨大的人流也使得早晚高峰时,开往通州、回龙观、天通苑等地区的交通线路异常拥挤。

 

    对于广泛关注的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对记者说,要解决交通问题,仅靠修路、扩大公共交通规模是不够的,必须提高私家车的使用门槛和使用成本,并严格执法,这也是国际通行的解决办法。“此外,要在城市规划和人口布局上下工夫,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实现工作区和居住区的配套,减少人们每天的交通迁移,这才是治本之策。”刘小明说道。(综合新华网、京华时报。中央电视台)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