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服务业拓展计划(全文)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河北省服务业拓展计划(全文)

2012年08月07日 13:10   来源:政府网站   
    (三)科技服务。

    1方向:着眼于由制造大省向科研大省转变,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技术集成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技术研发、检测、转化、交易、咨询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2重点:(1)提升研发能力。优先发展制造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设计,加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发展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和建筑设计;加快研发设计外包,推进制造企业研发服务剥离,培育壮大专业化研发设计服务企业,引进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的研发设计企业。(2)强化检测服务。完善面向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检测服务,开展针对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检测、计量、认证,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认证型服务向综合检测服务延伸;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制造业基地、大型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化检验检测服务中心。(3)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生产力促进中心扩展服务范围,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孵化器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加速器,推广“孵化+创投”模式,提升技术转移机构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增值服务能力,探索科技贷款担保、科技保险、融资租赁等新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支持。(4)完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建立包括专利数据库等数据资源在内的知识产权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鉴定、评估、登记、交易等一体化服务模式,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探索产权交易、股权交易新模式,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5)发展科技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咨询、检索、分析、数据加工等基础服务,重点推动产业研究和竞争情报服务,研究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线路图,支持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品牌化发展。

    3举措:组织实施一批省级大型重点科研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加快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财政投资和政策引导,整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图书馆、资料室、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车间、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研发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和优势互补。开展百家院所校走进河北活动,推进国办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和资格认证管理,建立完善人才梯队。坚持政府扶持和企业主导相结合,建设一批集产品研发、检验检测、信息服务、展示展销、物流配送、人员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

    专栏三

    研发服务重大平台:

    1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2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

    3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

    4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5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四)信息服务。

    1方向: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融合,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聚合性、信息资源的增值性和扩散性,构建集技术研发、资源开发、信息传输和集成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全产业发展模式。

    2重点:(1)拓展信息技术研发。积极发展行业和多媒体应用、信息安全、地理信息与卫星导航等通用软件,做大做强通信、医疗、节能环保、安防和智能家居、汽车、电力、控制与监测、智能仪器仪表设备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加快企业管理、产品设计、自动控制、集成平台、系统仿真、先进制造等工业应用软件的发展。(2)加快信息资源开发。重点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宏观经济等基础资源数据库,加快医疗、社保、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教育、知识产权、城市交通系统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盘活信息资源,发展信息增值服务。(3)拓展信息传输手段。推进物联网商业化发展模式,促进相关企业加强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网络运营商联合协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的双向改造和“三网融合”,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全覆盖。(4)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发展面向行业、领域的应用软件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软件测试等服务,推进主机托管、数据加工处理、内容服务、呼叫中心、容灾备份等外包服务;加快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依托河北广联打造国家级二维码注册解析中心。

    3举措: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搭建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的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研发平台,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打造一批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石家庄、廊坊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唐山工业软件应用与产业化基地、保定智能电网产业基地。组建综合性和专业化信息服务企业。培育信息服务市场需求,健全个人信息和商业数据保护规定,加快联合征信系统建设,推广数字签名认证应用,加快推进政府部门信息技术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应用的外包进程。

    专栏四

    信息服务重大工程:

    1信息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2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3基础资源数据库建设工程。

    4信息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5产业信息化工程。

    6传统信息资源数字化工程。

    7信息技术研发应用工程。

    8智慧城市建设工程。(五)商务服务。

    1方向:围绕提高我省工商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展全过程商务服务,推进产业分工和市场化进程,实现商务服务的市场国际化、产业高端化、服务专业化,培育壮大新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2重点:(1)拓展商务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咨询、法律、劳务、会计、广告、审计、公证、策划、会展、企业管理、职业介绍、市场调查、代理服务等商务服务业,细分服务领域,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快向高端市场迈进。(2)做大做强商务服务机构。鼓励商务服务机构联合协作,成立规范化的现代商务服务公司。积极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事务经验的高级商务服务人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国际知名商务服务机构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3)拓展商务需求市场。鼓励支持我省商务服务企业对外拓展市场,积极参与各种商务会展和经贸活动、涉外经济案件的诉讼和审计,主动承接跨国公司委托的市场调查、咨询等服务,规范发展面向海外的劳务输出、职业介绍。

    3举措: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搭建政府服务平台,促进商务服务机构与工商企业沟通协作,支持大型商务企业参与政府牵头组织的规划编制、政策咨询、市场调查等,有序开放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审计、管理等服务,逐步实现非涉密商务服务外包,引导培育中介服务需求。优化商务服务发展环境,加大国际化高端商务机构招商力度,引进一批国际化商务服务企业。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引导商务服务企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专栏五

    商务服务重大工程:

    1人才培育引进工程。

    2国际高端商务机构招商工程。

    3政府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六)商贸流通。

    1方向: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现代技术和经营方式的推广应用,推动商贸流通业由单体经营向连锁经营发展,由实体交易向网上交易拓展,由单一业态向综合业态升级,实现传统优势服务业的现代化。

    2重点:(1)发展新兴业态。推进综合性商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加快建设网上商城和虚拟商店,推进信息查询、网上订购、电子支付和快递业务的一体化运作,逐步普及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直营店、直销店、名牌折扣店等新兴业态。(2)健全服务网络。支持本省企业开展各种并购和联合重组,推进品牌、客户服务、商品采购和配送的集中管理,实行集团化发展、连锁式经营,并逐步向省外扩展;引导支持供销社、邮政和大型商贸企业参与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完善农村物流连锁配送网络,建立农资、日用品、农副产品、药品配送基地,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业务,改造提升农村超市、农贸市场、农家店和集市发展水平,加快构筑城乡间双向商贸流通服务网络。(3)拓展京津市场。围绕日常用品、鲜活农产品、家居建材等,在京津周边地区建设一批大型仓储、配送、交易设施和物流园区,加强与京津商贸流通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一体化的产品采购、终端配送、产品信息等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跨区域集约配送,逐步实行产品检测结果、绿色标志互认。

    3举措:建设一批面向中小企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零售企业、高端商务机构、大型综合物业管理企业参与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强品牌培育和形象宣传。结合城市功能调整完善和夜经济发展,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餐饮、娱乐、购物等特色商业街区,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专栏六

    商贸流通重大工程:

    1商贸流通企业连锁配送工程。

    2商品批发交易市场改造升级工程。

    3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工程。

    4城市综合体建设工程

    5特色商业街区改造工程。

    6城乡现代流通网络一体化工程。(七)文化创意。

    1方向:着眼于文化强省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传统产品现代化、产业运作市场化、新兴业态规模化,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2重点:(1)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传媒、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文化会展、广告策划等新兴产业发展;做强艺术设计、文化用品和特色民间工艺品制售业。(2)深度开发文化资源。加快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我省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文化生产、传播和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挖掘整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历史讲解、技艺演示、现场体验和产品展销等新的服务形式。(3)丰富特色文化精品。围绕弘扬中华美德、燕赵神韵、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打造一批影视、戏剧、音乐、歌舞、图书、报刊、动漫、杂技、电子音像出版物、传统工艺品等文化精品,争取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加快对出版传媒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4)优化文化产业布局。积极构建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大力培育发展环首都文化产业带、沿海海洋文化产业带、太行山文化产业带、塞上草原民族风情文化产业带和冀中南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区,逐步形成“四带一区”的空间布局。

    3举措: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加快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文化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开展工业遗产、文化景观、古代建筑等文化遗产的调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大做强石家庄、保定等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和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支持利用主城区废旧工业厂房改建和新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休闲公园。继续办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石家庄国际动漫博览交易会等大型文化会展活动,搭建文化产业发展交流平台。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发挥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作用,突破动漫设计、三维渲染、数字传播、数字出版等一批关键技术。

    专栏七

    文化创意重大工程:

    1文化(动漫)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2河北出版产业创新工程。

    3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工程。

    4舞台艺术精品打造工程。

    5文化节庆会展提升工程。

    6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培育工程。(八)旅游产业。

    1方向:围绕建设旅游强省,加快推进生态、文化、历史等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推进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联动协调,推进都市、乡村、景区各功能板块相互配套,实现旅游业由观光型业态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业态转变。

    2重点:(1)完善旅游业态。进一步巩固生态旅游、皇家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的优势地位,加快推出温泉、滑雪、狩猎、海上游乐、草原音乐、大型实景演出等旅游新产品,完善革命旧址、纪念场馆、书院寺庙、皇家陵园的旅游服务功能,将秦皇岛、承德打造成为国际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港口旅游、商贸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扶持农家乐、农家采摘园、乡村旅社和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产品,提升商贸名城的旅游功能,开发港口旅游文化特色,挖掘工业遗产遗迹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批精品工业旅游和港口旅游示范点,将唐山建设成为中国工业旅游名城。(2)延伸产业链条。继续做精做细重点传统观光旅游景点,加强公共服务设施人性化设计,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名街、名村、名镇;加快旅游产品开发生产,深度开发剪纸、内画、年画、纬编画、布糊画、工笔画、毛笔、宫灯等各种旅游文化产品,鼓励自主研发生产旅游房车、景区电瓶车、游艇游船、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旅游装备等旅游用品生产。(3)优化旅游线路。按照主题鲜明、地域衔接的原则,调整优化旅游线路,重点打造长城人文旅游、坝上草原生态旅游、太行山生态和红色旅游、滨海生态旅游等专题旅游线路,突出打造京东旅游环线、京南旅游环线和环省会旅游环线等综合性旅游线路。(4)拓展旅游市场。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区域旅游资源、线路、交通、门票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旅游产品、策划旅游线路,实现信息和市场共享;在京津周边布局建设一批与京津有差异特色的旅游休闲基地,积极推动旅游与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融合,发展体育赛事观赏、运动体验、户外休闲等体育旅游;深度开发俄罗斯、日韩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欧美市场,加强与境外旅行社的业务联系,进一步扩大国际旅游业务份额。

    3举措:加强旅游市场推介,继续借助中央和省内外各大媒体,加强河北旅游资源、景区、文化、旅游环境宣传,塑造河北旅游新形象。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加强主城区与景区交通体系建设,完善景区医疗急救、信息查询、咨询投诉、社会治安等综合服务功能。对生态关联度高的滑雪、温泉、水域、森林、草原、岸线等稀缺资源以及集中连片的特色文化资源,试行特许经营,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开发集团,实行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推进智慧旅游。支持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加快建设综合旅游信息平台,开展信息查询、门票预定、电子支付,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方便利用。

    专栏八

    旅游产业重大工程:

    1传统旅游精品升级工程。

    2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工程。

    3旅游用品产品开发工程。

    4智慧旅游建设工程。

    5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工程。

    6特色旅游城市建设工程。(九)居民服务。

    1方向:围绕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完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推进居民服务业实现产品多样化、设施网络化、手段便捷化。

    2重点:(1)扩展便民服务。继续加快发展家庭保洁、保养维护、幼儿服务、养老服务、照料陪护等各种传统家政服务,大力发展代理服务、家庭保健、家庭教育、再生资源回收等新兴服务业,完善文化、卫生、娱乐、治安、绿化、就业、社会保障等社区公共服务。(2)完善网点布局。坚持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鼓励大型服务业企业通过直营、特许或连锁经营等方式进入社区。结合城市开发建设,在居民生活区规划设置以经营粮油、副食品、农副产品、小百货为主的综合超市、便利店、快餐店和便民商业服务点。健全城市早快餐服务体系,加强中心城市高标准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标准化早餐网络终端建设。(3)整合服务资源。着眼于实现社区服务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大力推广社区智能化服务模式,建立服务呼叫系统,整合各类便民服务资源,完善社区服务机构数据库和智能管理系统,建立快速反应和上门服务机制,加强品牌管理,规范服务流程。

    3举措:完善居民服务设施,充分发挥社区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的公益性服务职能,加快建设休闲广场、阅览室、卫生室、健身房等公益性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健全居民服务发展机制,积极引入社会投资和竞争机制,加快社区卫生保健、商业餐饮、文教体育、绿色回收、小区环保等服务从福利型向经营型、从分散型向规模型、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加快在各中心城市推广普及居民服务平台运营模式,实行连锁经营,在有条件的县城和城镇建设一批居民服务公共平台。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