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今年政府投资计划安排108.9亿元,其中 67亿元用于建设交通、生态等项目。继续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建设。提高产业投资比重。鼓励扩大民间投资。落实面向民间投资的8个重点项目,研究推出一批新项目。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实施收入倍增计划,落实收入分配改革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精心办好中国国际马戏节等重大活动,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和网商,支持企业应用和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网购、团购等新兴消费业态。拓展家政等生活服务消费领域。做好农超对接、“万村千乡”、农贸市场改造等工作,繁荣农村消费市场。
促进外贸转型发展。支持企业稳住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和国际中转、采购、配送和转口贸易。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跨国并购、建立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鼓励扩大能源、重要原材料、先进适用技术及设备、关键零部件等重点商品进口。继续支持保税区、跨境工业区建设进口商品基地。完善外贸协调机制,加强通关便利化工作。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及时监测分析经济运行情况。抓好煤电油气运的运行保障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和治理整顿,保持市场和物价稳定。继续挂点帮扶重点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所得税优惠税率、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等政策,实现R&D投入占比达2.1%。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培育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队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与高校的战略合作,提升大学园区发展水平。增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国家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检验中心等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新增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名牌带动工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制定一批先进标准,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健全科技投融资体制,探索推广“三资融合”建设模式,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科技企业上市融资。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政策,培养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三高一特”产业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继续培育5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推进航空、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新能源客车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发挥海港、空港、铁路的综合效用,申报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建设港口和广珠铁路物流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扩大横琴政策效应,大力发展实业导向型和政策导向型区域总部经济。完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推动金融创新,设立珠海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培育大型金融控股企业,壮大现代金融产业。编制实施会展产业发展规划,筹建行业主管机构和国有会展集团,加强与国内外专业会展机构的合作,发挥中国航展的品牌效应,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展会。规划建设若干游艇对外开放码头,发展一批游艇会所,促进游艇消费、服务和运营,推动游艇研发和制造。推动横琴长隆、海泉湾二期、东澳岛玲玎海岸等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温泉、海岛、高尔夫等特色旅游业,加快打造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推动国际耗材采购中心和联想赛纳打印机研发制造基地建设,促进打印耗材产业转型发展。
服务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深入推进“三清”工作,提高发展承载能力。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专区,完善金湾航空新城、富山工业新城等基础配套。开工建设碧辟化工PTA三期、华润热电等项目。协调推进中国北车珠海制造基地、瓦锡兰玉柴船用中速机、金山南方总部等项目。加快建成十字门中央商务区一期、中海油系列项目、三一海洋重工产业园、珠江钢管二期等项目。促进中航通飞珠海制造基地等新竣工项目投产达效,加快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南方基地建设。坚持招强引优,突出总部招商,实现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不低于6%。
着力发展“蓝色经济”。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长13%。深化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修编《万山区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培育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新型海洋技术产业,创建珠海(万山)海洋科技示范园。加快海港枢纽、海洋防灾减灾、海岛能源保障工程建设,完善涉海基础设施。有序开发无居民海岛。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划定禁止网捕区域,扩大海岛生态修复试点成果。
扶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民营企业在用地、人才、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从今年起,市级财政预算新增1亿元用于发展民营经济。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投资,支持小微型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完善创业投资扶持机制,拓宽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组织上市公司和中小微民营企业资金、项目对接活动,实现大中小企业互利共赢、抱团发展。
(三)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
加快洪湾至高栏港高速、香海高速、现代有轨电车一号线、国道G105快速干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开工建设情侣路南段改造、金湾立交等项目。推进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太澳高速珠海大道至横琴段、珠海大道金湾互通至高栏港段改造、省道272线斗门段、金琴高速、横琴二桥、西沥大桥等项目建设。建成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一期主体工程、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等项目。加大口岸资源整合力度,完善拱北口岸改扩建工程,加快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规划建设,完成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扩大功能项目研究工作。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信息化数字港口建设。建设高栏港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10万吨级秦发煤码头泊位和15万吨级主航道扩建等项目,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过亿吨。推进九洲港货运码头搬迁至洪湾港工作。启动珠海机场第二跑道建设前期工作,协调推进珠海机场对外开放,建设珠海通用机场。
(四)加快横琴新区开发开放。
落实创新政策。贯彻已颁布的各项法规政策,推动出台横琴产业发展优惠目录、海关监管、税收征管等政策。制定实施创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具体政策,推动诚信体系建章立制工作,引进国内著名仲裁机构。做好横琴口岸创新通关模式的细化和实施工作。
完善基础配套。全面启动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广珠城轨经横琴至珠海机场段。推进金海大桥等陆岛连接项目。建设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新建直升飞机起降点、游艇码头和临时客运码头,开辟海上客运线,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机制,规划建设岛内绿色交通体系。
发展高端产业。促成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一期、多联供燃气能源站等项目竣工,推进横琴总部大厦、客商汇南方总部、香洲埠文化院街、丽新星艺文创天地等项目。深化金融创新,争取筹建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和交易市场,推动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吸引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试验。加快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和招商工作,推动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建设。
(五)提高城乡宜居水平。
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推进“五规融合”。加强与专家团队的战略合作,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和城市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加快全市建设用地控规全覆盖工作。研究利用港珠澳大桥牵引效应,增强城市功能。改造情侣路沿线海湾及前山河、黄杨河“一河两岸”等重点片区。推进香洲渔港整体搬迁工作。完成海滨泳场“动感舞台”改造工程。打造“九洲动感活力轴”,推进市民文化广场、九洲商贸中心等城市更新项目,新开工建设2-3个城市综合体。启动拱北口岸地区综合改造开发,实施沥溪、南溪、福溪片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推进金鼎、上冲门户地区以及港湾大道、梅华路、粤海路、石花路等改造,争取部分项目年内开工。推进西部城区开发,开发首期开发区域核心片区,动工建设航空新城片区和白藤片区。启动平沙新城和金湾西湖景观提升工程建设。推进广佛江珠城际轨道及湖心路口换乘枢纽等项目。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成智慧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构筑智慧城市建设框架。年内建成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市民网页支撑平台。制定智能交通规划,上半年完成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扩大口岸电子验放系统应用,建设物流电子口岸信息共享平台。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光纤入小区、入户,提升高速宽带网络普及率。启动城市云计算中心建设,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物联网等领域寻求新突破。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制订城市管理条例。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加强公共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和户外广告整治。推进“数字城管”二期建设,完善城市管理信息体系。促进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率。加大绿色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投放力度,完成500辆绿色公交车转换工作。完善人车分流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一批人行过街设施。优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运营管理,新建200个租赁点、投放5000辆自行车。继续抓好绿道网建设和运营,新建省立绿道60公里。
共建优质生活圈。推动珠中江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打通造贝工人新村路、金鸡路等城际断头路,增大市际客运专线和公交班车的运力。推动珠中江供水同网工程建设。落实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及病历“一本通”制度。探索港澳居民和医生到珠海就医、执业等医疗卫生合作新模式,逐步扩大开放珠海医疗服务市场。广泛开展珠中江澳群众性文体旅游活动。开展珠澳跨境交通发展研究。继续抓好市外结对帮扶工作。
(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斗门生态农业园开发建设政策、土地、资金扶持机制,加快打造全国一流农业科技示范园。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快发展。推动农渔民转业转产,依托特色优势农产品促进深加工产业发展壮大。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农村水利建设。加快完成乾务赤坎大联围、小林联围及斗门区北部四小联围海堤加固达标工程。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建设,发展镇域经济,促进镇村互动发展。加强农村规划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立法。推进创建幸福村居“六大工程”和农村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完善市、区、镇(街)三级工作机构,落实结对帮扶和监督考核工作。深化村居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治理等问题研究,指导村居规划建设。重点扶持10个先进示范性村居,形成辐射带动效应。继续推进自然村通水泥路工程,基本完成46座危桥改建任务,推进低标准县道升级改造工作。
持续改善农民生活。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管理机制,出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及利益分配的指导性政策,继续探索推广村(农村股份合作公司)集体留用地开发配套园区试点工作。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扶持激励机制,加大市内欠发达村(农村股份合作公司)的扶持力度。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综合保护和开发利用唐家湾、斗门古镇及北山、会同、南门、网山、排山古村等历史文化古迹。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力度,新建10所镇中心幼儿园。推进西部地区医疗机构建设,提升海岛医疗卫生应急救治能力。改善西部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条件,启动镇一级公共体育健身广场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切实解决好农民建房住房问题。
(七)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继续开展裸露山体复绿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资源保护。完成凤凰山森林公园建设一期工程,新建生态景观林带85公里,绿化美化一批市政道路。加快推进东部城区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项目社会化投融资建设和特许经营。实施城镇内涝排渍改造工程。加快西区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实施河涌排洪渠截污综合整治和雨污分流规划改造。推进西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市生活垃圾处理环保工厂建设。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利用。启动核应急体系建设,维护环境安全。加快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推动金湾、斗门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区,井岸、白蕉、乾务、莲洲、万山、担杆六个镇建成国家级生态镇,各级生态示范区(镇、村)覆盖率达80%,“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增长比率达10%。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制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加强对污染减排、重污染行业以及中小型污染企业的执法监管。全面推进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园区集中供热项目,推进高栏港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推动横琴低碳岛建设,支持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深入推进“两违”整治,加强国土监察执法,合理、有序规划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水平。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办好生态文明珠海研究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和法制研究。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饮用水源保护、耕地保护和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环保自觉公益行动,倡导健康文明、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八)持续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珠海歌剧院和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打造圆明新园文化艺术中心,年内完成园内及文化馆改造工程。推进十字门中央商务区音乐厅、香洲文化及体育中心等文化工程。建设留学生历史博物馆。健全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推动一批镇(街)文化站创建省特级文化站。启动市综合性科普与公共安全教育场馆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和公共电子阅览系统。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文化活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德行珠海”公民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广泛开展“明德讲堂”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完善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机制,扶持代表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编制文化人才引进需求目录,引进高端文化人才及团队,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代表人物。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创意设计产业、文化产品制造业以及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规划建设横琴“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珠海南方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南屏V12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龙头项目建设。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加快实施“强师工程”,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及移交工作,合理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规范化比例达70%以上。推进金湾一中、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斗门校区二期、市技工学校新校区一期、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大楼、斗门区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国际学院新校区、格力工程技术学院等项目建设。推动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市第二中医院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横琴新区综合医院建设,继续改造一批薄弱卫生院。完善医疗就诊“一卡通”项目,打造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亮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公立民营联建协管等制度,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公租房为主的新型住房保障体系。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000套,竣工3264套。加强准入、后续和退出管理,促进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开、公平、公正。落实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高质量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万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00人。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现已建工会企业的建制率达85%以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指导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幅提高新农保和城居保政府补贴标准,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65元提高至330元,新农保老年津贴由原每人每月165元提高至200元。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保障水平。修订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保障职工生育权益。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五个一”工程。推动人口均衡型社会示范市建设,继续实施优生惠民工程,完善人口信息化网络,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物业管理收费,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平安珠海创建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率先创建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市。加强治安技防,实现“三联”村居创建率和“技防村居”覆盖率超过30%。贯彻《珠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弘扬社会正气。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立行政事务村(居)准入机制,加快村(居)民自治和城乡社区建设,50%行政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30%行政村达到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创建标准。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在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引入知名机构管理运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建立第二批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拓宽社会组织依法参政议政渠道。开展购买社工服务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推行“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加强与港澳社会服务机构的合作,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快建设志愿服务阵地,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理顺市、区、镇三级管理体制,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40%、行政审批总时限压缩50%以上。推进竞争性国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公益性国企特许经营改革,全面深化董事会建设工作,加强投资管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
抓好“两建”工作。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信用法制体系、行业和部门信用、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及政务诚信建设,加强信用服务市场的培育和监管,建设社会信用信息和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促进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完善“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运行保障措施。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全面加强政府服务。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扎实推进“五好”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快发展电子政务,优化政务服务。完善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促进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化,有效接受监督。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严格控制“三公”消费和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工作,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严查腐败案件,推进廉洁城市建设。
各位代表!美丽城市是我们的共同家园,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共同向往。建设美丽城市为了人民,美好生活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美丽城市和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享有者。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共建美丽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的城市理想,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