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6日 季建业)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6日 季建业)

2013年01月31日 15:28   来源:政府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1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季建业

    2013年1月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困难挑战,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3亿元,增长15.4%;工业增加值2740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845亿元,增长12.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0亿元,增长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0亿元左右,增长17%;实际到账注册外资41亿美元以上,增长1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6.5%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0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左右,增长14.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除因国际市场变化导致出口未能达到预定增幅目标外,基本完成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至此,本届政府已圆满完成了市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

    五年来,本届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务实奋进,率先建成了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启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这五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3340亿元跃上7000亿元台阶,近三年年均新增1000亿元以上,五年翻了一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7年的330亿元跃上700亿元台阶,近三年每年新增近100亿元,五年翻了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7年的2.5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1400亿元,五年翻了近一番;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7年的3.5:48.1:48.4,调整为2012年的2.6:44.0:5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五年累计实际到账注册外资达153亿美元,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2203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219亿元。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成效显著,实施“千企升级”计划、科技创新创业计划、新兴产业发展计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计划等,提升电子信息等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水平,推进智能电网、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八大新兴产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八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经过近三年的治理,目前燕子矶地区66家化工企业已全部停产,335家“三高两低”企业得到整治,南京主城突破了化工围城、异味扰民的“环境困局”。首家被国家工信部授予中国软件名城称号,软件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创业20条、“1+8”系列政策、“科技九条”等,推进“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软件谷、麒麟生态科技园、模范马路创新街区等载体建设。实施“紫金人才”和“321人才”计划,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16名。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达1.65万件,是2007年的4.36倍。研究出台鼓励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江宁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金陵海关获批挂牌。承办了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中欧领导人会晤和中欧工商峰会、海峡两岸紫金山峰会、台湾名品交易会等重大国际国内展会。

    这五年,民生保障得到显著改善。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比例从2007年的61.4%提高到2012年的70%。制定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双倍增计划”,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3%;连续三年出台关于改善民生的“一号文件”,完善了10项民生政策,重点解决了10类特殊群体的困难;市区两级财政分期投入139亿元,解决了1983年以来近52万被征地人员进城保问题,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市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投入500多亿元,实施了南京历史上最大的安居工程,四大保障房组团1000多万平方米全面建设,首批住户顺利入住,改善了市民住房条件;2011年出台了全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惠民举措,约有17万左右适龄儿童每人每年获得2000元助学券;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减少了城乡居民医疗支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五年新增城镇就业98万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项险种累计参保人数达1296万人次;实施7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乘车、60至69岁老人半价乘车等惠民政策,开展了残疾人“助学、助听、助行、助业”等四助活动。

    这五年,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统筹历史文脉传承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孙权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金陵图书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成使用,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南京直立猿人化石遗址公园等文化项目加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全面提档升级,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3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鼓楼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一批医疗机构改扩建工程竣工,河西医疗中心等工程加快建设。平安南京建设不断推进,社会整体发展稳定有序,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畅通人民信访渠道,社区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玄武湖和中山陵陵寝两大核心景区免费对市民开放。对外交流、宁台合作、涉外侨务、民族宗教工作不断拓展,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达47个。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七连冠”。成功申办2014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13年亚洲青年运动会。顺利举办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和中国航海日活动。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全国民族进步模范集体、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金奖、全国文明城市等光荣称号。

    这五年,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目标和“一城三区”总体规划布局,修编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了“三个提升”计划和河西新城等十大功能板块建设。南京长江隧道、长江四桥、绕越高速、玄武大道快速化改造等一批引导支撑城市发展的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建成。纬一路和绕城公路改造加快推进,纬三路过江隧道建设、城西片区快速路网改造进展顺利。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及南京南站建成运营,宁杭和宁安城际铁路、禄口机场二期工程、红花机场迁建等项目有序推进。地铁1号线南延和2号线竣工运营,开工建设地铁3号线、10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宁高一期等轨道交通线。河西新城青奥村和一批功能性大楼建设进展顺利。老城南文化街区保护、下关滨江旧区改造、燕子矶化工区整治、浦口新城和麒麟生态科技园开发等逐步推进。实施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三城”同创,推进大气环境、水环境、垃圾分类处理、节能减排、“动迁拆违、治乱整破”等专项行动。基本完成玄武湖、金川河“一湖一河”区域雨污分流和城北护城河、外金川河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五年累计完成小区出新271个,整治街巷1509条。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滨江两岸百里风光带和紫金山—玄武湖中央公园及百个小游园等建设全面启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2平方米。

    这五年,城乡统筹一体发展逐步加快。大力推进“区区县县通轻轨、干线公路连街镇、区域供水全覆盖、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利能力大提升”和郊区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入推进跨江发展,江北地区发展明显加快。一批好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项目落户郊区县,郊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54%。以农业“1115工程”为抓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国土资源保护,粮食生产连续九年获得丰收,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江北大道、122省道、宁高新通道三条城乡大动脉和340省道、247省道等干线公路建设全面实施。堤顶宽8米的长江干堤提升工程完成73公里,滁河和水阳江治理加速推进,大大提高了防洪能力和生态水平。基本完成4482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加大了城乡帮促力度,市区县为20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建造100多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基本消除了可支配收入低于50万元的行政村。

    这五年,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实行了“大部制”改革,推进了审批制度、简政强区县、国资管理、财政体制、土地利用、城市管理等综合改革,向区县和开发区下放了202项市级行政权力。健全了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听证等制度。建成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开通运行“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制定并实施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制定和修订政府规章24部,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立法议案29部。实施项目联审联评,推进部门公开办事程序、时限等服务承诺。开展“联系市民、服务百姓”、“改进服务、千企走访”和“向人民汇报”民主评议直播等活动,为人民群众生活和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与此同时,人防、司法、工会、妇女儿童、慈善、档案、地方志、社会科学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过去的五年,我们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我们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不断提升发展标杆,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创新跨越发展,使整体实力、发展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动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让老百姓得实惠,使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我们坚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动摇,集中力量推进一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功能设施、生态环境及文化项目建设,使城市承载能力、竞争力不断跃上新台阶;我们坚持全域统筹发展不动摇,构建城乡统筹、跨江发展、区域协调的新格局,使城乡面貌、公共服务、产业集聚不断跃上新台阶;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不动摇,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经济发展活力、社会创新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正确指引,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顽强拼博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在各行各业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所有支持和关心南京建设和发展的朋友们、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做大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城乡居民收入、环境质量、郊县发展仍是我们需要主攻提升的“三大短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公共服务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交通拥堵等压力亟需解决;各种体制机制显现出来的深层次矛盾有待化解。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将在新一届政府工作中不断加以克服。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